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以来柬埔寨吴哥建筑研究及保护
【6h】

20世纪以来柬埔寨吴哥建筑研究及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四、论文的创新点

五、难点及未尽事宜

第一章 柬埔寨历史背景

第一节 历史综述

第二节 吴哥-高棉王朝的心脏

第三节 早期对吴哥建筑及城市的记载

第二章 吴哥建筑

第一节 建筑组群

第二节 塔殿建筑

第三节 附属建筑

第四节 建筑装饰及风格

第五节 建造技术

第三章 1863年-1940年二战之前吴哥古迹的研究及保护

第一节 1863-1898年 法国远东学院成立之前的科学考察活动

第二节 1898-1907年

第三节 1907-1924年

第四节1924-1940年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1940年-1993年二战之后的吴哥古迹研究及保护

第一节1940-1953年

第二节 1953-1975年

第三节 1975-1993年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1993年之后的吴哥古迹研究及保护

第一节 研究及保护历程

第二节 柬埔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及制度建设

第三节 法国援助保护吴哥古迹的保护实践及理念

第四节 日本援助保护吴哥古迹及相关研究

第五节 中国援助保护吴哥古迹及相关研究

第六节 结语:各国情况比较

第六章 专题研究

第一节 巴戎寺个案研究

第二节 吴哥古迹保护理念及方法的变化研究

第三节 《真腊风土记》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主要网站

主要图书馆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一、吴哥文明主要研究者及研究成果

二、国王世系、寺庙风格年代表

三、前吴哥塔殿建筑 (图片来自:《L’art khmer primitif》)

四、吴哥塔殿建筑

五、吴哥藏经阁建筑

致谢

展开▼

摘要

藉参与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保护吴哥古迹—茶胶寺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机会,2008年至2012年研究团队多次实地深入考察吴哥建筑及其艺术。在全面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茶胶寺建筑研究及复原设计的个案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吴哥建筑,特别是庙山建筑的特点,全面而真实的再现吴哥建筑艺术,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
  同时全面收集吴哥古迹已有研究成果,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系统,为吴哥古迹研究及保护历史的书写奠定了基础。
  本文开始介绍了吴哥古迹的历史背景、建筑形式及特点;之后以艺术史及保护领域研究倾向的重要转变为界,将吴哥研究及保护历史分为二战前后以及1993年以来开展吴哥古迹保护的国际援助行动三部分进行详述。
  第一部分二战之前的研究保护活动,以法国远东学院成立、吴哥古迹保护活动正式开始、吴哥考古公园成立等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进行划分,总结了各时间段的主要活动及研究成果,涉及保护活动、碑文研究、艺术风格研究及建筑研究等方面。第二部分二战之后的研究及保护活动,以柬埔寨独立和发生内战等政治事件的发生为时间节点进行划分,总结了各时间段的活动及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保护活动、图像学及建筑学研究等方面。第三部分1993年之后的国际援助保护与修复活动,主要分析了法国、日本及中国的活动、保护理念及保护方法的特点。最后对巴戎寺的研究、吴哥古迹保护理念及方法的变迁、《真腊风土记》的研究进行了专题研究。
  通过历史分析,吴哥古迹艺术史研究及吴哥古迹保护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及规律清晰的展现出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