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保险公司视角
【6h】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保险公司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家背景

1.1.2 天津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际医疗保险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横向分析

2.1 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及承办大病保险的模式

2.1.1 青海省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及承办大病保险的模式

2.1.2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及承办大病保险的模式

2.1.3 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及承办大病保险的模式

2.2 三省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模式的分析

2.2.1 青海筹资方式与报销比例

2.2.2 北京筹资方式及报销比例

2.2.3 天津筹资方式及报销比例

2.2.4 三个不同省市筹资标准及报销比例的分析

2.3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效果分析

2.3.1 青海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效果分析

2.3.2 北京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效果的分析

2.3.3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效果分析

第3章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发展现状

3.1 全国大病保险的发展概况

3.2 天津大病保险的发展概况

3.3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分析

3.3.1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模式

3.3.2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参保人数和筹资总额

3.3.3 2014年-2016年大病保险收入/支出统计

3.3.4 2015年和2016年大病保险支出分析

3.3.5 2015年和2016年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数据对比

3.3.6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异地就诊医院分析

3.3.7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出预测

3.4 大病保险医疗费用出现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3.4.1 医疗费用的管控不力

3.4.2 天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偏低

3.4.3 大病保险刺激了就诊需求且参保人群的健康风险较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大病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及发展对策

4.1 构建评价体系

4.1.1 模糊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4.1.2 模糊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4.1.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2 发展对策及建议

1.提升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和转变付费方式

2.加强病中诊疗监控和强化病后赔付核查

3.调整亏损政策

4.推动医改发展遏制费用上涨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第5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力补充和延展,能有效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负担,缓解因患病导致的贫困。大病保险已经从试点阶段过渡到全国实施阶段,所以研究大病保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天津为例,对大病保险的制度设计和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大病保险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运行中的经验为大病保险的良性发展提供相关的建议。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病保险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采用了查阅文献的方法阐述了大病保险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国外经验介绍及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其次利用保险公司承保大病保险四年期间的赔付数据,举例分析了大病保险的实施过程;参加大病保险的人数、报销人数、赔付金额、资金来源、筹资标准、资金未来支付能力预测等,分析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资金筹集缺乏统筹机制、资金筹集量少、筹资机制单一等问题。又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对不同省市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实施状况进行横向分析。列举了青海、北京、天津三个省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异、各自的筹资标准、报销比例及保障效果。 最后得出的结论和建议有:提升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和改变付费方式。加强病中诊疗监控,强化病后赔付核查。调整亏损政策和增加财政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