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
【6h】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南开大学学位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图表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际(国家)竞争力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三)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三、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提高国际竞争力: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主题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国际竞争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必然选择

三、经济全球化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国际竞争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农业国际化及其客观必然性

一、农业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二、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及我国的承诺

三、中国农业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节提高国际竞争力是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主题

一、中国农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二、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对国际竞争力内涵的深刻理解

一、国际竞争力不同定义评析

二、不同层次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三、对国际竞争力内涵的深刻理解

第二节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一、国际贸易理论关于国家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

二、波特关于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

三、核心能力理论关于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含义及其本质

三、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设置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总体框架

三、各指标的内涵规定和计量方法

第二节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一、农业国际竞争力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步骤安排

二、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四、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第四章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总体评价

第一节中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中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位和格局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和结构变化

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地位

三、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格局

第三节中国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测度

一、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测度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二、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测度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三、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测度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第五章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个案分析

第一节中国主要农产品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主要粮食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主要畜禽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中国园艺业主要产品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与成本的国际比较

一、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国际比较

二、中国主要农产品成本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

一、农产品质量及其与竞争力的关系

二、中国农产品质量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三、影响中国农产品质量的直接因素分析

第六章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要素竞争力

第一节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要素之一:自然资源竞争力

一、自然资源及其在农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

二、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竞争力状况

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要素之二:基础设施竞争力

一、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二、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竞争力分析

三、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要素之三:人力资本竞争力

一、人力资本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

二、中国农业劳动力素质与人力资本竞争力状况

三、教育发展滞后是劳动力素质低下和人力资本缺乏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要素之四:科技竞争力

一、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第五节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要素之五:资本竞争力

一、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二、中国农业资本竞争力分析

第七章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条件:环境竞争力

第一节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条件之一:制度环境竞争力

一、制度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二、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度因素及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条件之二:政府支持力

一、政府支持力度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二、中国农业支持和保护现状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条件之三:相关和支持产业竞争力

一、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二、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第八章国外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美国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

一、建立强有力的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二、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三、建立以农业教育、科研为基础的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二节荷兰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

一、发挥比较优势,实行“大进大出”战略

二、发展各类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三、构建“农业知识网络”,培养高素质农民

四、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第三节印度和台湾地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

一、印度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

二、台湾地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

第四节启示和结论

一、通过法律形式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二、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正确的农业发展战略

三、善用WTO《农业协议》有关条款,提高谈判要价条件

第九章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目标

二、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

三、实现农业国际竞争力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

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开拓多元化目标市场

第三节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一、建立与WTO农业规则相适应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与教育创新体系

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四、深化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著作

期刊

英文部分

后 记

展开▼

摘要

论文主要以国际贸易理论、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构造了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确定并构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模型。并依据该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的结构分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建议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渊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决定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八大因素,并据此构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 第二部分,通过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国际贸易状况、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行总体和个案的国际比较研究得出结论: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在生产和国际贸易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国际竞争力却呈下降趋势。进一步通过对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要素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分析揭示了竞争力下降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部分,选择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即美国、荷兰、印度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对它们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最后,提出21世纪初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论文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构建了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的第一层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并将决定因素转化为四种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估模型;第二个层次,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总体和个案的实证研究;第三个层次,借鉴海外经验,提出战略对策。 第二,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由40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估模型。 第三,指出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应该明确目标,要有重点、分步骤实施,并提出提高21世纪初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总目标、分目标、阶段目标和战略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