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自主”与“国家主导”的悖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研究
【6h】

“社会自主”与“国家主导”的悖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先行研究

第一章分析框架:国家主义模式下的组织发展

一、分析框架:“国家主义(Statist Theories)”概述

二、“国家主义”对于研究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合理性

第二章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状况

一、建国之初(1949-1956)非营利组织的短暂发展

二、文革前(1956-1966)中国非营利组织逐渐异化的过程

三、文革十年(1966-1976)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时期

第三章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是国家制度变化的产物

一、西方非营利组织产生的制度背景

二、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是国家制度变化(改革开放)的产物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影响

(二)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三)社会改革及其影响

(四)法律环境

(五)全球化及其影响

(六)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需求

第四章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研究

一、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及特点

(一)非营利组织增长速度快,绝对数量庞大,相对数量不足,组织不稳定

(二)地理分布上,非营利组织呈现出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同步的趋势

(三)职能范围上,非营利组织由原先的单一职能向职能多样化发展

(四)组织结构上,由原先的金字塔式的层级控制到现在全国性与地方性组织并存,职能分工明确,地域与职能分工相结合的全国非营利组织网络初步显现

二、中国第三部门的“官民二重性”分析

(一)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民间性”分析

三、社会自主与国家主导: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是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根本问题

第五章结合现实寻求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途径

一、与政府长期互动仍将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点

(一)政府支持是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非营利组织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

二、关于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监管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规范双重管理体制,分步骤地变“业务主管”为“业务指导”、“业务合作”

(二)强化对主要干部的监管,但应逐步淡化他们所对应的行政级别

(三)强化对组织财政收支状况的监管,正确对待民间组织的经济活动

(四)加快完善自身约束机制,建立“社内民主”机制,切实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建立监事会

(五)完善组织内部规范体系,实现部门自律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政府在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定位不同是决定中国非营利组织有别于西方非营利组织的一个基本因素。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的产物,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时间还比较短,发展还不够成熟,在组织结构、财政状况、人员构成、职能发挥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并构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独特的“官民二重性”。因此,对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理论探讨,仅仅局限于“公民社会”理论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理论是不够的,因此,引入其他的分析框架进行补充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引入其他分析框架的目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解释中国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的政治权力系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对中国非营利组织进行全面的认识,并进一步为组织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针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在实施具体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笔者认为现有理论仍然缺少对两个基本问题的解释:首先,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政府主导型”改革,很多改革措施的开展是通过党和政府强力推动的。因此,现有理论忽略了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产生的各项环境背后的根本制度背景进行探讨,即,中国的政治权力系统作为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最为根本的制度支持,在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其次,现实中,应该作为民间力量代表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由于其产生和发展所依托的政府扶持的特殊性,其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中都带有明显的政府意志,具体表现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现象,更像是“第二政府”。现有理论一直缺乏对中国非营利组织产生的更为直接、具体原因的分析。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界对于中国非营利组织“行政化”问题一直都持一种否定的态度。笔者认为,“行政化”现象正是中国非营利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制度环境影响的体现,“行政化”现象正是引入“国家主义”这一新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如何在现存制度下继续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才是本文所希望解决的根本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国家主义”的分析方法中得到较为合理的解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