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安画派简论
【6h】

新安画派简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言

第一章新安画派的形成

第一节贾而好儒——徽商的发达和对新安文化事业的支持

第二节陵迁谷变——遗民处身之时代

第三节新安画坛前驱的影响

第四节新安画派之师承渊源

第五节地域条件

第二章新安画派主要人物及其艺术

第一节海阳四家

1.1弘仁

1.2查士标

1.3孙逸

1.4汪之瑞

1.5其它新安派画家

第三章新安画风所体现之审美价值取向

第一节真与雅

第二节厚与薄

第三节繁与简

第四节躁与静

第四章新安画派之衰落及其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

附图1

附图2

展开▼

摘要

明末清初之际,出生于黄山诸县区域内(旧新安郡)的一群遗民画家,因地缘关系、人生信念和画风相近,聚为“新安画派”。康熙年间的艺术理论家张庚在《浦山画论》中写道:“新安自渐江师以倪云林法见长,人多趋之,不失之结,即失之疏,是亦一派也。”张庚之后,人多沿用,“新安画派”遂成定称。明末休宁画家程嘉燧、李永昌等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奠定了新安画坛基调。但真正形成“新安画派”并在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的出现为标志。“新安画派”以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等为其先驱;画派领袖为僧渐江;主要成员有方式玉、王尊素、吴山涛、程邃、汪家珍、戴本孝、程正揆、郑旼、汪之瑞、孙逸、查士标、汪洪度、雪庄等。他们重视师法自然,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明清以来,文人画风日趋圆熟纤弱,渐江等新安画家生当明清换代之时,怀着孤臣孽子之心,坚守操节,在艺术具体表现的中,新安画派画家兼容北宋和元人技法,笔墨简淡冷峻,透出冷峭和刚大的艺术精神,显现出冷静高洁的超逸格调。 新安画派在清初画坛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社会经济以及审美观念的变化,新安画派画风除在安徽地区之外,几乎无人承续,对此画派的理论研究也相对空缺。本文试从此画派之形成因素,代表人物艺术特点,画派所反映之审美取向,以及其衰落和影响方面对相关资料作简要梳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