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要素集聚、价值转化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6h】

要素集聚、价值转化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1.1.1 背景

1.2研究思路及框架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3.1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展望1.4.1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国际航运中心“风眼模型”:要素集聚的分析范式

2.1 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概念界定2.1.1 何为国际航运中心

2.2 国际航运中心风眼模型:一个要素集聚理论分析框架2.2.1 三种航运中心发展历史回顾与要素集聚

第3章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状况——以要素集聚为视角

3.1国际航运中心评判体系

3.2 要素集聚视角下的国际航运中心评价体系及研究方法详述

3.3要素视角下的国际航运中心实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模型

第4章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要素价值转化能力

4.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要素集聚概况4.1.1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概况

4.2 上海航运要素价值转化能力实证检验及国际比较

第5章 结论及对策

5.1 本文结论

5.2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策——以要素为视角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上海自确立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目标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上海尽管在货物运输量居全球第一,但仍没有确立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本文以航运要素集聚的视角研究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问题,可以很好的补充前人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际航运中心理论。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本文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当着力于人才、资本要素的集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系统梳理了国际航运中心理论和要素集聚理论,随后提出了研究思路及框架。研究方法上,本文使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第二部分,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国际航运中心三种要素,引入了“风眼”模型,描述了国际航运中心的要素集聚到价值实现的各个环节。第三部分,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实证研究方法,构建了国际航运中心DEA-Malmquist模型,全面分析了国际公认的五大国际航运中心的要素集聚水平,并将上海与五大国际航运中心对比。第四部分,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国际航运中心价值转化能力计量模型,采用附加Bootstrap方差的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检验。本文研究了上海和五大国际航运中心三大要素价值转化能力,明晰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三大要素价值转化能力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经过大量实证检验,本文得到第五部分的四个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条加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包括提升要素集聚及其价值转化效率、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国内和国际航运市场、完善各种配套机制和积极发展以运价衍生品交易为核心的航运金融市场。
  本文尝试以要素集聚的视角研究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并根据大量研究把众多要素概括为人才、货物、资本三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国际航运中心全新分析框架——“风眼”模型。本文引入航运要素价值转化能力概念,为研究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同时,本文使用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方法,并构建了国际航运中心DEA-Malmquist模型和价值转化计量模型,探索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航运中心建设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