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和政策研究
【6h】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和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农产品贸易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贸易比较优势理论

1.1.1绝对优势理论

1.1.2比较优势理论

1.1.3要素禀赋理论

第二节竞争优势理论

1.2.1亚当·斯密的竞争理论

1.2.2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竞争理论

1.2.3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第二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及比较优势分析

第一节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体情况

2.1.1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量特征

2.1.2入世后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

第二节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

2.2.1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分析

2.2.2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分析

第三节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

2.3.1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

2.3.2出口农产品的国内产地分布特征

第四节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优劣势比较

2.4.1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

2.4.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比较劣势

第三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1农用耕地数量减少且质量下降

3.1.2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业落后

3.1.3农民受教育水平及素质偏低

3.1.4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3.1.5国家财政投资不足

第二节农产品出口贸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3.2.1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

3.2.2出口体制不健全

3.2.3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第四章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生产补贴政策

第二节海外市场的开拓与促销服务

第五章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农业产业政策

5.1.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1.2加强农业科研与推广,发展深加工

5.1.3扶持龙头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

5.1.4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

5.1.5加强行业组织建设

第二节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

5.2.1改进农产品出口策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5.2.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

5.2.3调整出口补贴方式

5.2.4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额也逐步扩大,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也发展很快,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连年上新台阶,2006年农产品出口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农产品出口贸易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但是,近些年来,农产品贸易顺差减少,出口份额下降,1980年时这一数字是23.92%,1996年是8.28%,到2006年该比例仅为3.2%。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所面临的必要而又迫切的新课题。 本文先阐述了相关的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这些理论,主要从贸易额、贸易比例、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和商品结构上考察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我国出口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我国生产规模小、农用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等;然后就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如国内市场不完善、出口体制不健全、遭遇贸易壁垒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新变化,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有效的生产和贸易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基于以上所作的客观分析,本文结合WTO中的农业协议和我国的入世承诺,就如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