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岸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比较研究——以博弈论为基础的分析
【6h】

两岸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比较研究——以博弈论为基础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2 研究两岸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创新

第三节 本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第一节 博弈论的理论脉络

2.1.1 博弈论发展历程

2.1.2 博弈论的理论元素

2.1.3 博弈的表达方法

2.1.4 关于博弈均衡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博弈分析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评述及本文的博弈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两岸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台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3.1.1 法律法规体系

3.1.2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3.1.3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3.1.4 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3.1.5 示范推广体系

3.1.6 信息支持体系

3.1.7 执法监督体系

3.1.8 诚信体系

第二节 大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3.2.1 法律法规体系

3.2.2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3.2.3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3.2.4 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3.2.5 示范推广体系

3.2.6 信息支持体系

3.2.7 执法监督体系

3.2.8 诚信体系

第三节 两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比较

3.3.1 法律法规执行难度和处罚力度上的差异

3.3.2 检测检验机构设置和检测检验水平上的差异

3.3.3 民众法律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差异

3.3.4 示范推广体系效能的差异

3.3.5 信息支持体系和诚信体系的差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中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安全农产品生产的模型分析

第二节 安全农产品收购中的模型分析

第三节 安全农产品营销阶段的模型分析

第四节 政府监督模型分析

第五节 Social Planer视角下的社会福利考察

第六节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政策建议与本文之不足

第一节 政策建议

第二节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故层出不穷,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脉台湾、大陆两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进而采用以博弈分析为主、比较静态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两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从而为大陆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借鉴和理论支持。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中的农户、经销商、消费者和政府为利益主体,充分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等建立模型,对控制体系的微观机理进行解析。这些模型包括:
  (1)在安全农产品生产阶段,通过建立农户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帕雷托均衡产生所需要的制度环境。模型得到的结论是:应该促使安全农产品优质优价,并降低从事安全农产品生产的成本,从而增强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积极性。
  (2)在安全农产品收购阶段,通过建立经销商、农户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模型,分析因经销商、农户之间力量对比失衡导致的农户权益的损失。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应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其入市谈判能力。
  (3)在安全农产品营销阶段,通过建立经销商、消费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模型,分析经销商采取不同营销策略(如广告、质量认证、销售保证、价格策略、品牌培育等)下的均衡。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品质信号在促进安全农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加强安全农产品的品牌培育。
  (4)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中的市场监管问题,通过建立监督博弈模型,分析存在成本条件下的监管者行为和农产品供给者行为。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应该降低监督成本,同时加大对违规农产品供给者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规的代价。
  (5)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中的市场培育问题,通过进行SocialPlaner视角下的社会福利分析,比较安全农产品生产前后的社会福利损益情况,模型结论:应该加强对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教育,同时对安全农产品的供给者予以补贴,促进安全农产品合理降价。
  以上分析循序递进,在理论分析的同时印证以两岸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实践,进而为大陆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健全完善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切实有效推行农业标准化、增强农户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启动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农业示范推广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