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二噁吡咯霉素为先导的吡咯类杀虫杀螨剂的创制研究
【6h】

以二噁吡咯霉素为先导的吡咯类杀虫杀螨剂的创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吡咯霉素研究概况

第一节 吡咯霉素的类型

第二节 二噁吡咯霉素简介

第三节 二噁吡咯霉素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1.3.1 二噁吡咯霉素的合成

1.3.2 二噁吡咯霉素的生物活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溴虫腈的简介和芳基吡咯类杀虫杀螨活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及研究进展

第一节 溴虫腈简介

2.1.1 溴虫腈(chlorfenapyr)的发现

2.1.2 溴虫腈的作用机理

2.1.3 溴虫腈的生物活性和毒性及药害

2.1.4 溴虫腈应用概况

第二节 芳基吡咯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2.2.1 拉电子基(EWG)的变化与活性关系

2.2.2 4-位和5-位上取代基变化的化合物与活性关系

2.2.3 芳香环上取代基的变化与活性关系

2.2.4 氰基、溴、三氟甲基位置互换时的吡咯类化合物与活性关系

2.2.5 吡咯环上N-取代基变化对活性的影响

2.2.6 2-芳基吡咯类化合物构效关系小结

第三节 芳基吡咯类杀虫杀螨剂的研究进展

2.3.1 N-取代基的变化

2.3.2 2- 位芳香环的变化

2.3.3 5- 位取代基的变化

2.3.4 其它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论文立题思想和工作要点

第一节 先导化合物对于新农药创制的意义

第二节 溴虫腈的创制历程对于我们的启发

第三节 吡咯霉素的结构改造

第四节 溴虫腈的结构改造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二噁吡咯霉素的新型吡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第一节 设计思想

第二节 取代苄基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和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4.2.1 合成路线

4.2.2 合成实验

4.2.3 合成的讨论

4.2.4 结构验证与谱图分析

4.2.5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结果和讨论

第三节 苯甲酰基吡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4.3.1 合成路线

4.3.2 合成实验

4.3.3 合成及结构的讨论

4.3.4 结构验证与谱图分析

4.3.5 活性测试方法、结果及讨论

第四节 烷基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和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4.4.1 合成路线

4.4.2 合成实验

4.4.3 合成的讨论

4.4.4 结构验证与谱图及分析

4.4.5 活性测试方法、结果及讨论

第五节 对氯苄基吡咯衍生物的合成和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4.5.1 合成路线

4.5.2 合成实验

4.5.3 合成讨论

4.5.4 结构验证与谱图及分析

4.5.5 活性测试方法、结果及讨论

第六节 逆向思维设计的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和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4.6.1 合成路线

4.6.2 合成实验

4.6.3 活性测试结果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溴虫腈结构的新颖芳基吡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第一节 设计思想

第二节 2-位的改造

5.2.1 合成路线

5.2.2 合成实验

5.2.3 活性测试方法、结果及讨论

第三节 N-端的改造

5.3.1 合成路线

5.3.2 合成实验

5.3.3 合成讨论

5.3.4 结构验证及谱图分析

5.3.5 活性测试方法、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5-位的改造

5.4.1 合成路线

5.4.2 合成实验

5.4.3 合成及机理讨论

5.4.4 结构验证及谱图分析

5.4.5 活性测试方法、结果及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对失败的探讨与新结构展望

第一节 未完成的结构及分析总结

6.1.1 二苯醚(胺)类吡咯化合物(Ⅰ,Ⅳ)的设计合成

6.1.2 化合物Ⅱ的设计与合成

6.1.3 化合物Ⅲ的设计与合成

6.1.4 化合物Ⅴ,Ⅵ的设计与合成

6.1.5 化合物Ⅶ,Ⅷ的设计与合成

6.1.6 化合物Ⅸ的设计与合成

6.1.7 化合物Ⅹ的设计与合成

6.1.8 化合物Ⅺ的设计

6.1.9 化合物Ⅻ的设计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芳基吡咯类化合物溴虫腈(chlorfenapyr)是美国氰胺公司以微生物链霉菌Streptomyces fumanus的代谢产物二噁吡咯霉素(Dioxapyrrolomycin)为先导开发的高效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我国被广泛用于蔬菜害虫的防治,尤其对小菜蛾、甜菜夜蛾及斜纹夜蛾三种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溴虫腈发现创制历程很具有典型性,可以说是一个由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到新农药品种推出的良好教材。对于我们进行新农药的创制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受此启发,以二噁吡咯霉素为先导,结合已有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五类新型的吡咯化合物;以溴虫腈为先导,借鉴芳基吡咯类杀虫杀螨活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三类新颖的芳基吡咯类化合物。用1H NMR、13CNMR、红外、质谱、元素分析、X-单晶衍射等确证了新化合物的结构。生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东方粘虫、朱砂叶螨均表现出较好的活性,有几类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活性,特别是其中一个新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杀虫活性与商业品种溴虫腈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