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研究
【6h】

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俄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科罗斯托维茨其人其事

第一节 四次奉命来华

第二节 中国问题著作

1.2.1 《俄国在远东》暴露沙皇俄国阴谋策划天津都统衙门

1.2.2 《库论条约之始末》“见证”沙皇俄国煽动外蒙古独立

第二章 科罗斯托维茨的中国观

第一节 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二节 关于中国的传统文明

第三节 关于中国的民族性格

第四节 关于中国的科技水平

第五节 进步与“停滞”的中国文化,善良与“野蛮”的中国人

第六节 东方世界中出现的“文明”的西方人

第三章 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深刻的历史根源

3.1.1 早期的中俄交往——领土占领与商业利益并重

3.1.2 20世纪初以前西方与俄国社会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迫切的现实因素

3.2.1 19世纪紧张的中俄局势

3.2.2 19世纪俄国上层不同的对华政策

3.2.3 19世纪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东西问题之争

3.2.4 欧洲主义中心论影响下停滞的中国形象

3.2.5 令西方世界恐慌的“黄祸论”

第四章 俄国外交官中国观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影响——俄国社会中国观的形成

第二节 政治影响——俄国外交官和军人们特殊的“中国情结”

第五章 中俄关系的特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第一节 俄国人审视俄罗斯问题的方法

第二节 俄国外交政策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中俄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所谓俄国的中国观,实际上就是俄国文化自我投射的形象,一个寄寓或表现文化潜意识中的、有象征意义的“异托邦”。对俄罗斯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官以及其他人物中国观的研究,在俄国汉学研究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科罗斯托维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中国的外交官,他的中国观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够折射出当时俄国社会对于邻国的想象。准确理解他的中国观,可以使我们弄清当时俄国外交界对中国方方面面的真实看法,可以使我们反观当时的中国文明在俄国文化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对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的全方位研究,因此,本文将准确地对科罗斯托维茨的中国观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
   本文旨在研究科罗斯托维茨的中国观、形成的背景、以及当时俄国外交界发表的中国言论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通过对俄国在华外交官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的研究,剖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各个阶层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人。笔者认为,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的形成,不仅受西方社会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俄国自身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需求有关。虽然他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派:西方进步文明,东方停滞落后,但是和斯拉夫派相同,关心的都是俄罗斯的民族性问题,所以说,把俄国同西方或东方联系起来,成为俄罗斯认识自我的一种重要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