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线粒体外膜转位因子Tom40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重新折叠的研究
【6h】

线粒体外膜转位因子Tom40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重新折叠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线粒体内含有1000-1500种蛋白质,除参与氧化磷酸化的13种多肽外,98%以上的蛋白质都是由细胞核基因编码,经转录、翻译并在细胞质核糖体中以前体形式合成后,再转运进入线粒体的。研究表明,在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上存在一系列涉及蛋白质转运的蛋白质复合物,称为转位因子(translocatior,又称为translocase),主要包括外膜的TOM复合体和SAM复合体,内膜的TIM23复合体、TIM22复合体和OXAI复合体,它们在结构上都由受体和供蛋白质通过的孔道两部分构成。其中TOM转运复合体是线粒体蛋白进入线粒体的第一道屏障,当前体蛋白由细胞质基质移向线粒体表面时,TOM复合体就会对其进行识别及转运,根据前体蛋白的识别情况,前体蛋白分为三种类型:(1)无前序列,Tom70依赖的前体蛋白;(2)含前序列,Tom70依赖的前体蛋白;(3)含前序列,非Tom70依赖的前体蛋白。
   Tom40蛋白是TOM转运复合体的核心组分,它与受体蛋白Tom22及小Tom蛋白,Tom5、Tom6、Tom7稳定结合,共同形成400kDa的整体输入孔道——GIP复合体(General Import Pore)。对线粒体蛋白通过TOM复合体的转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近年来人们对TOM复合体及其亚基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由于其核心亚基Tom40的三维空间结构尚未解析出来,其转运蛋白的机理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大量的表达大鼠Tom40蛋白(rTom40),发现该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是我们对表达的包涵体进行变性溶解后再进行纯化工作,在纯化的同时透析去除变性剂使蛋白重新折叠。随后,利用圆二色光谱(CD)和高灵敏度微热量分析(VP-DSC)技术对重新折叠的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新折叠的rTom40蛋白具有明显的二级结构和紧凑的三级结构;而拓扑结构的预测也显示了其结构特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摸索rTom40蛋白晶体的生长条件,为进一步优化结晶条件,进行三维空间的结构解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