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影响非市场战略绩效的实证研究
【6h】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影响非市场战略绩效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可能创新

1.2.1 研究问题

1.2.2 可能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逻辑框架

1.3.3 研究结构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 非市场战略基本理论

2.1.1 非市场战略概念

2.1.2 非市场战略的理论基础

2.1.3 非市场战略的类型

第二节 董事会特征相关理论

2.2.1 董事会特征与董事会职能关系

2.2.2 董事会特征选择的理论依据

2.2.3 董事会特征选择与董事会职能发挥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3.1 非市场战略的价值效应

2.3.2 董事会特征与非市场行为

2.3.3 研究现状评论

第三章 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与董事会特征逻辑关系

第一节 中国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动机

3.1.1 民营企业与非市场环境的现实关系

3.1.2 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的非市场化优势

3.1.3 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市场战略与竞争优势

第二节 民营企业董事会非市场战略管理职能驱动机理

3.2.1 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演进

3.2.2 民营企业董事会职能重点演变

3.2.3 民营企业董事会非市场战略管理职能发展趋势

第三节 非市场战略-董事会特征-非市场战略绩效关系逻辑框架

3.3.1 非市场战略管理与董事会结构特征、行为特征与激励特征关系

3.3.2 非市场战略管理与董事会人口统计特征关系

3.3.3 非市场战略管理与董事会外联性特征关系

3.3.4 “非市场战略-董事会特征-非市场战略绩效关系”理论模型

第四章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影响非市场战略绩效的相关研究假设

第一节 董事会结构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影响非市场战略绩效的研究假设

4.1.1 董事会结构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

4.1.2 董事会行为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

4.1.3 董事会激励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

第二节 董事会人口统计特征影响非市场战略绩效的研究假设

4.2.1 董事会成员年龄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

4.2.2 董事会受教育水平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

4.2.3 董事会成员职能背景、来源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

第三节 董事会外部关联性特征影响非市场战略绩效的研究假设

4.3.1 董事会政治关联与非市场战略绩效

4.3.2 董事会金融关联与非市场战略绩效

第五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5.1.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5.1.2 变量选择及度量

5.1.3 研究模型设计

第二节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

5.2.1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5.2.2 研究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与单一维度非市场战略绩效的假设检验

5.3.1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与合规性绩效关系检验

5.3.2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与社会责任绩效关系检验

5.3.3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绩效关系检验

5.3.4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与政治绩效关系检验

第四节 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综合绩效假设检验

5.4.1 董事会结构特征、激励特征、行为特征与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综合绩效假设检验

5.4.2 董事会人口统计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综合绩效关系建设检验

5.4.3 董事会外部关联性特征与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绩效关系检验

第五节 研究结果讨论及政策建议

5.5.1 研究结果总结及讨论

5.5.2 政策建议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获得长足发展。但对于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讲,市场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他们的产品及服务、内部组织结构、供应链、分销渠道或联盟网络,还依赖于他们如何有效的面对政府、媒体、公益机构、公众及其他利益群体。这些群体一方面能阻止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提高其竞争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开启新的市场机会、降低行业管制程度、阻碍竞争对手的进入。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非市场战略、提高民营企业的非市场战略管理水平就成为民营企业赢取良好市场发展空间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地,随着现代企业制度优势的凸显,我国民营企业组织形式呈现了多元化、丰富化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是,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而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其治理模式日益成为影响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建立合理科学的董事会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经验显示,董事会在公司战略管理中的参与、介入程度日益提高,董事会对于公司战略全过程管理日益增加,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董事会不但承担着民营企业市场战略管理的重任,而且作为联系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纽带,还承担着大量的非市场战略管理职责。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转型经济时期,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市场环境对于民营企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董事会建设已成为提高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管理水平,帮助民营企业获取良好的非市场战略绩效,进而为市场竞争环境创造良好的非市场环境将成为学术研究重要方向。
  而董事会治理能力和战略管理水平受制于董事会特征,因此基于董事会特征,提高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管理水平就成为创造良好的非市场环境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从民营企业董事会建设及特征建设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非市场战略的要求出发,利用2005-2008年792家沪深两市A股自然人控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民营企业董事会结构特征、激励特征、行为特征、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外部关联性特征对于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绩效的影响。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选择对于提升企业市场化战略与非市场战略价值效应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同等重要性。民营企业董事会结构特征、激励特征、行为特征、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外联性特征不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绩效,而且对于提升企业的非市场战略绩效也具有重要意义,即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选择对于提升企业市场化战略与非市场战略价值效应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同等重要性;第二,民营企业基于非市场战略需要的董事会特征选择尽管能提高非市场战略综合绩效,但对于不同维度的非市场战略绩效董事会特征选择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即在民营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董事会各维度特征在推进民营企业实现非市场战略、争取非市场战略绩效方面可能存在力不从心的可能性,董事会同一特征对影响不同维度的非市场战略绩效方面存在差异和区别,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坚持提升非市场战略总体绩效的前提下,尽可能推进不同维度非市场战略的协调与协同;第三,民营企业基于非市场战略的董事会特征组合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同时从董事会结构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外部关联性特征等进行系统优化。
  进一步地,相比较于已有研究,本研究有如下研究创新:第一,本研究较为系统地结合转型经济制度环境的特殊性,基于董事会非市场战略管理职能,探讨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对企业非市场战略绩效的影响,对董事会非市场战略管理职能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第二,本研究较为系统地检验了董事会特征与单一维度非市场战略绩效、非市场战略综合绩效的关系,深化了民营企业董事会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的相关研究与认识;第三,本研究探索性地考察了董事会各维度特征在推动民营企业获得非市场战略绩效方面的兼容性与冲突性,深化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董事会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间关系的认识。
  由于受条件限制,本研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局限性:第一,本研究在衡量民营企业非市场战略绩效所采用的指标与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第二,本研究并未就董事会特征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市场战略与非市场环境中的非市场战略职能的融合性进行系统研究;第三,本研究并未就影响董事会特征与非市场战略绩效关系的其他因素加以深入研究。作者相信,随着未来研究条件的不断完善,相关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