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源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OGA)的原核表达、催化机理研究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6h】

人源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OGA)的原核表达、催化机理研究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代理获取

摘要

0-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e)修饰广泛地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对细胞质与细胞核内蛋白的Ser/Thr进行单糖基化修饰,与磷酸化相似,是一种广泛、动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参与基因转录、信号转导、蛋白质降解等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O-GIcNAc修饰水平与多种疾病,如II型糖尿病、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和癌症的发生都有密切关系。
   蛋白上O-GIcNAc的添加和移除分别是由β-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转移酶(OGT)和β-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O-GlcNAcase,OGA)催化完成的。为阐明OGA催化的机理和对O-GIcNAc修饰的调控机制,我们通过PCR克隆了人源OGA cDNA基因的三个片段:全长foga(编码1-916 aa),yoga(编码1-677 aa)及soga(编码1-350 aa),并分别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分别进行诱导表达;通过优化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找到了最优的诱导条件,使得各OGA片段的表达量及可溶性都得到了改善。按照优化后的条件对三种OGA片段进行大规模诱导表达,并通过Ni柱亲和纯化得到了纯度较好的目的蛋白,能够用于生化研究和酶活测定。
   以4-甲基伞形酮-乙酰氨基葡萄糖(4-MU-GIcNAc)为底物,分别测定三种纯化后的OGA片段的β-N-乙酰葡萄糖糖苷酶活性,结果显示三种OGA片段均具有活性,fOGA、vOGA、sOGA的‰值依次增大,Kcat值依次减小,表明N端结构域即sOGA是糖苷酶活性中心,能够独立发挥催化功能;C端结构域可以稳定全长蛋白的三维结构,并对糖苷酶活性的发挥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C端结构域的作用机制仍有待于OGA结构的解析。
   确定sOGA具备独立催化能力之后,我们利用已解析的OGA同源结构对其进行同源建模,得到了sOGA的三维结构模型;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出OGA抑制剂PUGNAc与活性中心的相互作用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得到了7个可能在催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Y69、D174、D175、Y219、C215、N280、D285。利用定点突变PCR的方法,我们分别对其进行突变:Y69F、D174N、D175N、C215A、Y219F、N280A、N285A,将不同的突变体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和酶活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各突变体的活性均较野生型有不同程度(4-2000倍)的降低,表明各氨基酸均在OGA发挥催化功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实验为深入研究OGA的催化机理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研究OGA的体内生物学作用,我们以纯化的sOGA作为抗原,免疫兔子并通过亲和纯化成功得到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各种长度的OGA变体,为后续的其他相关生物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