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产价格泡沫、资本配置失衡与金融危机
【6h】

资产价格泡沫、资本配置失衡与金融危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本文的选题背景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2.2 本文的结构安排

1.2.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金融资本的总量与结构

第一节 中国金融资本的总量规模

2.1.1 金融资产的发展历史

2.1.2 金融资产的统计指标与统计口径

2.1.3 中国金融资产总量

第二节 中国金融资本的结构

2.2.1 指标选择

2.2.2 货币、债券和股票资产之间的结构分析

2.2.3 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分析

第三章 中国金融资产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中国经济的货币化水平

3.1.1 经济货币化水平的分析指标

3.1.2 对狭义流动性渐趋紧缩的经验性分析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分析

3.2.1 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分析指标

3.2.2 中国经济的金融相关比率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程度

3.3.1 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程度的指标选择

3.3.2 股票市价总值/GDP与消费

3.3.3 股票市价总值/GDP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生成过程的分析

第一节 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投机性泡沫的内生性

4.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4.2.2 模型及模型分析

第三节 模型的基本结论

4.3.1 投机性泡沫对当期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4.3.2 其他结论

第四节 模型的政策含义

第五章 经济稳定均衡增长的跨时分析

第一节 基本模型

5.1.1 模型假设

5.1.2 模型

第二节 消费者家庭的最优消费

5.2.1 消费者家庭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5.2.2 消费者家庭效用最大化的跨时欧拉方程

5.2.3 本国消费水平与资本存量

5.2.4 消费者家庭的最优消费函数

第三节 投资、产出增长与经常账户

5.3.1 投资与产出的增长速度

5.3.2 本国消费水平与经常账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资产价格无泡沫状态下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 金融资产价格无泡沫时的消费者行为

6.1.1 消费者家庭的效用函数

6.1.2 消费者家庭的最优消费

第二节 金融资产价格无泡沫状态下的投资与经济增长

6.2.1 基本模型

6.2.2 资本存量及产出增长

第三节 金融资产的长期均衡价格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产价格泡沫与消费水平和经常账户

第一节 金融资产短期价格对长期均衡价格的偏离

第二节 资产价格泡沫与消费者行为

7.2.1 资产价格泡沫与消费的跨期分配

7.2.2 金融资产价格存在泡沫时消费者家庭的最优消费水平

7.2.3 金融资产泡沫影响消费者家庭消费水平的三种效应

第三节 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与经常账户

7.3.1 金融资产的价格不存在泡沫时的经常账户

7.3.2 金融资产价格存在泡沫时的经常账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资产价格泡沫与资本配置失衡

第一节 资本配置失衡的含义

第二节 经济实现稳定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

8.2.1 两种资本存量的边际产出或边际收益相等

8.2.2 经济中两种资本存量存在合意的比例关系

8.2.3 金融部门资本存量与实体部门资本存量以相同的速度增长

8.2.4 两部门经济稳定均衡增长的路径

第三节 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与资本配置失衡

8.3.1 消费者投资行为分析

8.3.2 企业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决定

第四节 资本配置失衡与经济增长

8.4.1 资本配置失衡状态下两部门资本存量的边际产出

8.4.2 资本配置失衡状态下的经济增长

8.4.3 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相互进行调整的市场机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封闭条件下两部门经济的不平衡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关于资产价格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观点回顾

9.1.1 资产价格的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9.1.2 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第二节 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两部门经济

9.2.1 模型及假设

9.2.2 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两部门经济

第三节 合意的资产价格泡沫

9.3.1 基本模型

9.3.2 合意的资产价格泡沫

9.3.3 充分就业下的金融资产价格泡沫

第四节 封闭经济下金融危机的传导

9.4.1 两部门的资本调整

9.4.2 金融危机的发生

9.4.3 金融危机的传导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开放条件下两部门经济的不平衡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关于开放经济下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小国禀赋经济模型

第三节 不存在金融投机时的世界经济

10.3.1 基本假设

10.3.2 两国经济平衡增长状态下各内生变量的确定

10.3.3 两国禀赋相同时的世界经济增长

10.3.4 两国禀赋不同时的世界经济增长

10.3.5 基本结论

第四节 金融投机影响世界经济的基本分析模型

第五节 资产价格泡沫对小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10.5.1 资产价格泡沫对小国经济内部均衡的影响

10.5.2 资产价格泡沫对小国经济外部均衡的影响

10.5.3 泡沫崩溃时不同汇率措施下小国经济的外部均衡

10.5.4 小国发生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六节 资产价格泡沫对大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10.6.1 资产价格泡沫对大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10.6.2 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大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10.6.3 大国发生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国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11.1.1 货币性金融资产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11.1.2 债券股票(以股票替代)价格变动与经济增长

11.1.3 中国股票价格变动与投资和消费

第二节 中国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2.1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11.2.2 中国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2.3 关于中国金融资本宏观效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推动我国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1.3.1 优化中国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

11.3.2 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11.3.3 鼓励金融创新

11.3.4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第十二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纵观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金融泡沫总是与经济社会如影随形,而每一次泡沫的生成和破灭总会对经济社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2007年爆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随着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希望能从独立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并积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创新。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力图不局限于已有的某一种泡沫理论,而是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来看待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首先,通过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的简单梳理,以分析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增长及其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在货币化进程中存在着狭义流动性渐趋紧缩的倾向,并对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进行了经验上的分析;本文通过以股票代表证券进行的中国经济证券化程度的分析,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对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中国经济的增长几乎不产生关联性影响。
  其次,本文在一般均衡的跨时分析框架下,分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在资产价格无泡沫状态下,在资源可自由流动、完全竞争且处于稳定均衡状态下的经济中,消费者家庭不可能通过跨期消费转移而获益;生产者部门的产出、生产者部门的最优资本存量、金融部门的最优资本存量均以相同的增长速度实现增长。而金融资产价格的泡沫性增长,对消费者家庭当期消费水平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此时一国经常账户与该国的永久产出水平、消费者家庭对消费的跨期偏好、资产价格泡沫性增长率在时间上的运行轨迹、消费的跨时替代弹性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若经济稳定均衡增长,金融部门的资本存量将与实体部门的资本存量处于一个稳定的比例关系之中;当资产价格存在泡沫时,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的资本存量将偏离这个稳定的比例关系,资本在两部门间配置失衡,经济也因此偏离平衡增长路径。因此,资产价格泡沫对消费者的消费并不具有明显的财富效应和收入效应,但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会导致资本在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之间的配置失衡,从而使得经济偏离均衡增长的路径。
  第三,本文通过对传统的IS—LM模型的扩展,分别构建了封闭经济下和开放经济下的两部门的经济体系,并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当经济处于平衡增长状态和处于增长的失衡状态时金融资本存量与实体部门资本存量的变动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并对封闭经济下和开放经济下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传导机制进行了较为简单的分析。
  当金融资产存在价格泡沫时,从小国角度来看,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和崩溃,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其基本的作用机制包括三条路径,一是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导致本国经常账户出现贸易顺差减少和不可持续的贸易逆差;三是大量外国资金通过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流动,加速本国资产价格泡沫的生成和破灭,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甚或衰退。而从大国的角度来看,资产价格泡沫将使得大国的国内收入会以比经济处于平衡增长状态时更快的增长率实现增长,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实体部门的产出将不断减少。当大国发生金融危机时,会通过贸易溢出效应、投资溢出效应和季风传导效应将危机传导到世界其他经济体,造成其他国家出口减少和货币大幅贬值,使它们陷入资产价格下降,收入水平降低,消费需求减少,信贷紧缩,投资需求下降,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经济产出下降的萧条景象。
  中国的金融市场历经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的起飞,但也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尽完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工具结构不尽合理、资本市场投机氛围浓厚的问题,从而导致金融发展的宏观效率低下。因此,应加大推动金融市场化的进程,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建设进程,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以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