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
【6h】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早期胃癌流行病学

第二节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1.2.1 早期胃癌的诊断

1.2.2 早期胃癌的治疗

第三节 早期胃癌的预后

第四节 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内镜治疗指征

第一节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1 患者

2.1.2 统计学方法

2.1.3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2.1.4 淋巴结分期的分析

2.1.5 内镜切除术指征的分析

第二节 结果

2.2.1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2.2.2 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

2.2.3 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2.2.4 淋巴结分期的分析

2.2.5 内镜切除术指征的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3.1.1 性别和年龄

3.1.2 肿瘤部位

3.1.3 肿瘤大小

3.1.4 大体分型

3.1.5 组织学类型

3.1.6 溃疡

3.1.7 浸润深度

3.1.8 脉管浸润

3.1.9 生物学因子

第二节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第三节 内镜切除术指征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综述 Review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其死亡率也仅在肺癌之后。早期胃癌的预后远优于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了90%,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淋巴结转移,对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有助于术前治疗策略的正确选择。过去,早期胃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胃癌根治术,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早期胃癌缩小手术和内镜下手术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已得到认可与推广,但是国内并无明确的规定其适用范围。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为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合理化和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一定依据。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92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中淋巴结检出数≥10个的62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统计软件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如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大体分型、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指标P53、Ki-67进行分析,以明确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
   结果:早期胃癌病例占同期胃癌病例的15.4%(742/4821),排除开腹探查术和造瘘术,手术病例占同期全部胃癌切除手术病例的17.6%(692/3935),内镜下治疗的早期胃癌病例占同期早期胃癌病例的6.7%(50/742)。纳入研究的早期胃癌患者62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4.4%(90/627),粘膜内癌和粘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1%(21/343)和24.3%(69/284)。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P=0.013)、肿瘤大小(P<0.001)、大体分型(P=0.012)、组织学类型(P<0.001)、溃疡(P<0.001)、浸润深度(P<0.001)和脉管浸润(P<0.001)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溃疡、浸润深度和脉管浸润与早期胃癌淋巴结分期呈线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不良、肿瘤侵犯粘膜下层和脉管浸润。肿瘤直径<3cm、组织学分化良好、肿瘤浸润限于粘膜层且无脉管浸润时,无淋巴结转移的发生(0/140)。
   结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脉管浸润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肿瘤直径<3cm、组织学分化良好、肿瘤浸润限于粘膜层且无脉管浸润时,不管是否存在溃疡,早期胃癌患者可考虑行内镜切除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