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企业视角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6h】

基于企业视角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2.1 研究意义

1.2.2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协同学理论研究综述

2.1.1 协同学理论与研究内涵

2.1.2 协同学主要原理

2.1.3 协同发展理论

第二节 两业协同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2.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保障机制的研究文献综述

2.3.1 机制理论与研究内涵

2.3.2 保障机制的国内外研究

第三章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风险因素研究

第一节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协同分析

3.1.1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系统模型的构建

3.1.2 协同系统模型的实证分析

3.1.3 两业系统协同水平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风险

3.2.1 两业协同发展中制造企业的风险因素分析

3.2.2 两业协同发展中物流企业的风险因素分析

第四章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保障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以契约为基础构建两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4.1.1 不完全契约机制的成因

4.1.2 基于正式契约的风险保障机制设计思路

4.1.3 长期合作契约模型

4.1.4 长期合作的契约模型分析

第二节 以激励为手段促进两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4.2.1 基于重复博弈的关系激励机制的构建

4.2.2 基于关系激励的最优激励机制分析

4.2.3 基于关系激励的激励保障机制措施

第三节 以信任为原则构建两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4.3.1 信任机制的构成

4.3.2 信任机制的构建模型

4.3.3 信任机制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一汽大众与长春陆捷的协同发展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背景

5.1.1 相关公司背景简介

5.1.2 协同发展原因

第二节 一汽-大众与长春陆捷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分析

5.2.1 一汽-大众与长春陆捷协同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5.2.2 一汽-大众与长春陆捷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措施

第六章 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对策建议

6.1.1 政府部门视角

6.1.2 行业协会视角

6.1.3 制造企业视角

6.1.4 物流企业视角

第二节 研究展望

6.2.1 注重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个例的研究

6.2.2 注重两业协同发展的利润分配保障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其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业务环节得以细分,这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商务模式被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国内众多企业纷纷开展两业联动发展模式。随着两业联动发展的深入进行,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又各自暴露出一些问题。国家政策和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合作双方的权责不明确,以及在联动发展过程中因出现的敲竹杠、机会主义等风险导致双方合作的终止等问题,这些都是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本研究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视角,研究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特征及相应的保障机制。首先,将协同学理论引入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发展中,分析二者发展中的内在动因,通过实证阐释双方联动的特征;其次,针对协同发展所表现出的特征,分析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各自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再次,根据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从契约机制、激励机制、信任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保障机制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来说明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最后,以一汽大众与长春陆捷协同发展的案例研究二者协同发展模式的保障机制。
  经研究本文认为,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中应加强保障机制的研究,依照互惠互利对等的原则,注重协同发展关系的长期稳定性;根据两业协同发展的初级阶段,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必须从战略的角度设计适合的保障机制,双方不断探索围绕制造企业全程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模式;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需经历诸多风险阶段,各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各个层面全方位的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