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辰关与沅水流域商品流通研究
【6h】

清代辰关与沅水流域商品流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一)宏观性研究

(二)沅水流域研究

三 所用史料

第一章 清代辰关的设置与管理

第一节 沅水流域的地理环境

(一)沅水水道概况

(二)沅水航道及其疏浚

(三)沅水流域的商路

第二节 清代辰关的设置

(一)明代沅水流域的开发及税课司的设置

(二)清代辰关的设置

第三节 清代辰关的管理制度

(一)辰关的税关监督

(二)税口与税则

(三)税收征管

(四)实征税额的变化

第二章 经由辰关流通的主要商品

第一节 经沅水向下游运输的商品

(一)木材

(二)桐油和茶油

(三)矿产

(四)其他

第二节 经沅水向上游运输的商品

(一)食盐

(二)粮食

(三)布匹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研究

第一节 木材的砍伐与运输

(一)砍伐

(二)运输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林业发展的宗族因素

(一)宗族对内部纠纷的处理

(二)宗族的共有财产

(三)宗族内的互助

(四)宗族的继承与分家制度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林业发展的乡约因素

(一)对风水林的保护

(二)对破坏林木行为的惩戒

(三)防火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辰关位于沅水中游的辰州府,是清代工关之一,专征竹木税和盐税。辰关有两个木税口和一个盐税口,由辰州知府负责监督,康熙后期开始,随着黔东南、湘西地区的开发,经辰关过关的木材逐渐增多。雍正时期正额为12,500两,乾隆时前期,辰关的税收保持低速增长,在中后期则保持稳定。嘉庆四年定盈余为3,800两,在嘉庆中期税额达到峰值,并一直保持至道光中期。咸丰以后,因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张秀眉领导的苗民起义,沅水流域的木材贸易受到影响,辰关的关税下降很快。同治、光绪时期,辰关的税额波动很大,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沅水流域和长江沿线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在商品流通方面,从长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贩运至沅水流域销售的大宗商品为食盐、布匹、粮食、百货等;沅水流域,以及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地区经沅水运销长江中下游的大宗商品为木材、桐油和茶油、白蜡、染料、炭、纸张、铁、铅、干鲜果品等。沅水流域输出的木材,主要是来自清水江地区的杉木,也有部分沅水中游所产的杂木。这些木材经长江运销汉口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部分会经运河运往华北。长距离的商品流通,促进了沅水流域经济的发展。
  沅水上游的清水江地区,是清代重要的人工林种植区,也是沅水流域所输出木材的主要来源。从辰关的税额可以看出,清水江地区的木材输出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人工植林业的发展,除技术因素外,当地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宗族、乡规民约等因素,也是林业发展的保障。宗族在处理内部纠纷,互助借贷、继承与分家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习惯;同时,宗族共同财产,也是维持族内民众日常生计的重要来源,这对维护林业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乡约则主要是对风水林进行保护,对破坏林木行为进行惩戒,以及防范火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