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欠发达区域“块状经济”转型的研究--以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为例
【6h】

浙江欠发达区域“块状经济”转型的研究--以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和方法

2 理论基础与文献

2.1 产业集群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2.1.2 产业集群的分类

2.2 产业集群升级的文献综述

2.2.1 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

2.2.2 产业集群升级的国外文献综述

2.2.3 产业集群升级的国内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浙江欠发达区域“块状经济”升级路径研究

3.1 关于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分析框架

3.2 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现状

3.3 浙江“块状经济”区域差异性竞争力研究

3.4 浙江欠发达区域经济绩效分析

3.4.1 欠发达区域有效地域空间组织模式的构建

3.4.2 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5 浙江欠发达区域产业集群升级

3.5.1 浙江欠发达区域产业集群的内演升级

3.5.2 浙江欠发达区域产业集群的外演升级

3.6 本章小结

4 案例分析:中国木制玩具之乡-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

4.1 案例的选择依据及意义

4.2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的历史与现状

4.2.1 历史概况

4.2.2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发展现状

4.3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的内演升级

4.3.1 内部专业分工获得发展-云和木制玩具特色工业园区

4.3.2 内部分工存在的问题-企业规模普遍小,缺乏大企业治理

4.4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的外演升级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企业管理革命的兴起,全球产业价值链呈现出“V”形结构,研发和服务处在“V”的上面两端,加工制造环节居于“V”的下端。浙江省欠发达区域经济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内源型产业,企业长期集中在制造生产环节,研发和服务环节薄弱,在竞争中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模式,在国际化分工中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难以实现功能升级。如何促进浙江省欠发达区域“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影响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及其升级理论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发现产业集群升级是由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与阻碍产业发展的阻力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当动力大于阻力时就会导致产业集群升级。进一步看,这种动力与阻力均有产业集群内部和产业集群外部两个来源渠道。据此分析,浙江欠发达区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可以划分为内演升级和外演升级两方面;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可行的转型升级路径。最后,论文以云和县木制玩具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案例分析,从中可以得到对“块状经济”转型问题的诸多启示。
   经过分析论证,论文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由于浙江省欠发达区域“块状经济”专业分工还不够充分,尤其是横向分工迟缓,缺乏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集群,阻碍了产业集群升级;第二,欠发达区域“块状经济”处于采购者驱动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能够获得工艺流程和产品的升级,却难以突破功能升级,常常被“低端锁定”;第三,要成功实现“块状经济”的转型,就必须摆脱采购者驱动价值链模式,突破“低端锁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