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部减震—层间隔震在建筑结构加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6h】

下部减震—层间隔震在建筑结构加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加层改造技术的应用

1.3 论文背景与选题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三种加层改造结构体系的减震效果对比分析

2.1 数值模拟方法

2.2 数值模拟方法适用性分析

2.3 工程概况

2.4 减震元件参数和荷载工况

2.5 反应谱分析

2.6 常遇地震时程分析

2.7 罕遇地震时程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粘滞阻尼器不同的布置方案对加层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

3.1 粘滞阻尼器布置原则

3.2 粘滞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

3.3 粘滞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下的常遇地震时程分析

3.4 粘滞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下的罕遇地震时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加层层数对下部减震—层间隔震结构体系的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4.1 五加一结构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4.2 五加二结构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4.3 五加三结构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4.4 五加四结构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4.5 加层层数对加层结构体系减震效果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建筑的加层改造已经成为现阶段主要的房屋改造方法。但是对建筑进行加层改造以后,结构的整体刚度、质量、阻尼和周期都会发生变化,而且会形成一个竖向刚度不规则的结构,对于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不利,需要考虑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传统的加层改造方法主要是针对建筑的原结构,增大原结构的截面尺寸,本文将下部减震—层间隔震这种新型的组合减震方法引入到加层改造中,讨论这种体系的抗震性能。针对原结构为5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其上用钢框架结构加层,形成的混合加层结构,初步探讨了下部附加粘滞阻尼器的隔震结构运用到旧建筑物的加层改造中的可能性,采用MIDAS/GEN软件进行结构的抗震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首先对其进行不做任何减震处理的有限元分析,其次对其进行5层顶隔震的有限元分析,再次,在5层顶隔震的基础上,在下部结构附加了粘滞阻尼器进行了下部减震-层间隔震结构的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有利的减震方法。
  (2)对应用于混合加层结构的不同的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对应于混合加层结构中采用下部减震—层间隔震体系时粘滞阻尼器布置的规律。
  (3)采用时程分析,考虑不同的加层层数,对混合加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得出结构的薄弱位置可能随着加层层数的改变而改变,而阻尼器放置在结构的薄弱位置耗能效果最好。在今后的工程实际中,需要先对结构的薄弱位置进行判断再布置阻尼器。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混合加层结构中抗震加固方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