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河道护坡性能的研究
【6h】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河道护坡性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城市的大面积混凝土建筑使自然地形地貌、原有植被覆盖层被破坏,导 致水土流失、局部小气候被改变、热岛效应以及生物链被切断。按照目前国 际发展的趋势,混凝土生态化、自然化、轻量化、景观化的发展进程势在必 行。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修复生态环境、降低环境负荷、提高 边坡稳定、保持水土、协调人与自然、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可以发挥积 极有效的作用,为“海绵城市”的建设作出贡献。 本文针对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河道边坡的工程应用展开研究,分析了骨料粒径、种植方式、外加剂等对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性能、孔隙率及植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植生混凝土护坡的截留、反滤、除杂等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粗集料粒径为 16-20mm、20-25mm、25-30mm 三种碎石级配,分别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碱硫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秸秆粉三种胶 材制备植生混凝土,并对其物理力学等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植生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粗集料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并且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随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增大而降低;植生混凝土的透水系数随着混凝土的孔隙 率增大而变大。当粗集料粒径为 16-20mm时,植生混凝土标准养护28d后的抗压强度可达5.39Mpa,且混凝土的孔隙率大于 30%;硅酸盐水泥制备的 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秸秆粉后,由于秸秆粉易和性低,使得水泥水化不均匀,从而降低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抗折强度。 (2)分析了三种降碱方式、三种种植方式对植生混凝土植生性能的影响。 采用低碱硫铝酸盐水泥制备的植生混凝土,标准养护 28d 后内部孔隙环境 pH 值呈中性,播种植株后,其植生性能表现优异;将秸秆粉作为掺合料加入硅酸 盐水泥中,制备的生态混凝土有一定吸附中和碱物质的作用,使混凝土孔隙 环境能基本满足植株的生长。采用碳化方式对混凝土处理后,对内部高碱环 境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不建议选择该手段对硅酸盐混凝土降碱。 采用不同种植方式植株生长高度不同,低碱硫铝酸盐水泥制备的混凝土, 植株生长最为良好,生长高度满足自然条件下,高羊茅的正常生长高度。硅酸盐水泥中添加秸秆粉,上置式、中置式植株生长高度较单一硅酸盐水泥制 备混凝土好,但下置式构造两者高度几乎无差。 (3)选用两种护坡形式,采用模拟降雨实验分析植生混凝土的护坡性能,研究表明,敷设植生混凝土,植生混凝土多孔构造对表面土质的截留作用明显,可减少土质边坡84.6%以上土质损失,能够有效减少降雨对土质边坡的影响,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使用植生混凝土在坡度系数为1的模拟边坡,在降雨冲刷作用下对底部土壤的反滤拦截率为 87.8%以上;在坡度系数为3的模拟边坡,在降雨冲刷作用下对底部土壤的反滤拦截率为可高达 97.8%;无覆土植草与覆土植草均对固体污染杂质有很强的拦截作用,其中覆土植草的混凝土模拟边坡对固体杂质的拦截能力最好。

著录项

  • 作者

    唐瑞;

  •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松,刘筱玲;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植生混凝土; 制备; 河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