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力设备的应变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
【6h】

动力设备的应变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2材料与试验

2.1材料

2.2微观结构

2.3硬度

2.4机械性能

2.5疲劳试验

2.6结论

参考文献

3循环变形行为的特点

3.1引言

32 Masing行为

3.3循环硬化/软化

34随机循环变形行为

3.5断口观察

36结论

参考文献

4循环应力幅的统计模型

4.1引言

4.2统计参量估计

4.3统计检验

4.4置信限

4.5总体拟合效果

4.6与疲劳失效机制的一致性

4.7分析结果的安全性

4.8结论

参考文献

5概率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5.1引言

5.2概率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5.3估计方法

5.4置信限

5.5应用

5.6结论

参考文献

6概率循环应变—寿命曲线

6.1引言

6.2概率循环应变—寿命曲线

6.3估计方法

6.4置信限

6.5应用

6.6结论

参考文献

7基于应变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

7.1引言

7.2方法

7.3应用

7.4结论

参考文献

8结束语

感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和永久地址

展开▼

摘要

对于动力设备中的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结构,基于应变的疲劳可靠性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报告根据1Cr18Ni9Ti不锈钢管道焊缝金属的试验结果,探索了基于应变的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涉及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表征、循环应变-寿命关系描述和可靠性分析基本方法等问题:1)对新揭示的材料随机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的辩证方法做了详细的研究.2)探索了随机循环应变-寿命关系的描述方法.3)探索了基于应变的疲劳可靠性分析基本方法.报告主要分为材料与试验、随机循环变形行为、循环应力幅的统计模型、概率循环应力-应变模型、概率循环应变-寿命模型和基于应变的可靠性分析方法6部分.各部分分别给出了摘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