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速铁路客站设计浅析
【6h】

我国高速铁路客站设计浅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修建高铁的意义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论文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1.4国内外现状

1.4.1国外现状

1.4.2国内现状

注释

第2章我国铁路客站建筑布局的变化

2.1第一代铁路客站

2.2第二代铁路客站

2.3第三代铁路客站

第3章高速铁路客运业务特点

3.1只办理客运业务

3.2不办理行包和邮件业务

3.3快速、高效的客运和行车组织

3.4高度自动化的售票管理系统

3.5即时的信息向导系统

3.6进出站开放化、流程立体化

3.6.1灵活自由的进出站方式

3.6.2简捷高效的立体化流程

3.7与各种交通工具便捷接续

3.8高速、中速共线的运输组织模式

小结

第4章高铁客站设计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4.1环境、运输心理学的层面:“以人为本”

4.1.1环境心理学层面

4.1.2运输心理学层面

4.2航站楼对高铁客站设计的借鉴

4.2.1空间

4.2.2流线

4.2.3换乘

4.2.4 体验

4.3地铁对高铁客站设计的借鉴

4.3.1布局和流线

4.3.2自动屏蔽门

4.4城市设计层面

4.4.1减少对城市空间负面影响

4.4.2车站成为城市空间的延续

4.4.3车站成为交通大系统的一个节点。

4.4.4车站成为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核心。

注释

第5章高速铁路客站总体布局形式

5.1独立新建高速站

5.2与既有车站接合

5.2.1线侧式地面站与既有站

5.2.2线上式站与既有站

5.2.3线路高架站与既有站接合

5.3完全利用既有站

小结

第6章我国高铁客站建筑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

6.1我国高铁客站设计要点

6.1.1站房平面布局以中央大厅为主

6.1.2多个出入口,出入自由化

6.1.3站舍结构多层化

6.1.4服务系统完全自动化

6.1.5标示系统完善化

6.1.6空间现代化

6.1.7车站功能多样化

6.2我国准高速铁路客站实例分析

6.3上海南站综合评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插图索引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从研究我国铁路客站建筑布局变化入手,分析三代客站对旅客的适应和不适应性,推衍出第四代应是高速铁路客站.针对目前把普速站等同于高速站的片面认识,从论述高速铁路客运业务特点、与其它学科间联系、客站总体布局形式三方面综合分析了与普速站的异同.在客运业务方面,作为客运专线的高速铁路不办理行包和邮政业务,采用先进的售票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