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音网关IP传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h】

语音网关IP传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1.1实时IP传真的发展

1.1.2分离网关的IP电话系统

1.1.3 NGN体系结构

1.2实时IP传真通信过程概述

1.3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1.4论文结构

第2章T.30和T.38建议概述

2.1 ITU-T T.30建议

2.1.1传真通信系统

2.1.2传真通信过程

2.1.3传真通信信号

2.1.4传真终端间通信实例

2.2 ITU-TT.38建议

2.2.1传真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

2.2.2 IFP包的组成结构

2.2.3 UDP/IP装载IFP包的格式

2.2.4速率协商的方法

2.2.5实时IP传真通信过程实例

第3章网关间IP传真呼叫建立规程的研究

3.1 H.323建议与IP传真呼叫建立规程

3.1.1 H.323协议栈结构

3.1.2基于H.323的IP传真建连过程分析

3.2 SIP协议与IP传真呼叫建立规程概述

3.2.1 SIP概述

3.2.2 SDP(会话描述协议)概述

3.3 MGCP协议与IP传真呼叫建立与控制规程

3.3.1 MGCP协议

3.3.2基于MGCP的IP传真呼叫建立过程分析

3.4 H.248协议与IP传真呼叫建立规程概述

第4章IP传真模块的总体设计

4.1传真模块需求分析

4.1.1术语解释

4.1.2功能需求

4.1.3开发环境

4.2传真模块总体设计

4.2.1传真模块总体结构设计

4.2.2传真呼叫控制与H323模块和媒体处理模块的接口

第5章IP传真模块的实现

5.1语音网关内DSP芯片AC4810xA-C对传真功能的支持

5.1.1 AC4810xA-C介绍

5.1.2 AC4810xA-C运行模式

5.1.3 Fax Command Sequence介绍

5.1.4 Status header/command header中传真相关参数介绍

5.2传真模块驱动层T.38 UDPTL包的编解码实现

5.2.1重要数据结构定义

5.2.2编码

5.2.3解码

5.3传真模块呼叫控制层状态机设计与实现

5.3.1传真状态机中相关重要数据结构

5.3.2传真传输状态变迁图

5.3.3状态机矩阵的实现

5.4传真模块相关SHELL配置实现方法

第6章IP传真模块的测试

6.1基本测试环境

6.2测试基本IP传真功能和状态机的运行

6.3测试传真相关SHELL配置

6.3.1测试T.38传真能力配置

6.3.2测试IP传真最大速率配置

6.3.3测试T.38冗余IFP包的个数配置

6.4测试整个传真模块对内存的利用

6.5IP传真数据包的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软交换体系,成都MP数据通信公司依照网关分离的思想对语音网关软件进行模块化改造。 此项目中,作者负责在新的语音网关软件中添加IP传真功能,主要工作如下:分析了实时IP传真通信过程中相关协议。主要包括:基于T.30建议的网关与传真终端间通信规程;基于T.38的网关间通信规程;基于H.323的传真呼叫建立过程;软交换网络中基于MGCP(MediaGatewayControlProtocol)/H.248的传真呼叫建立过程;分析了DSP芯片对传真功能的支持;在基于软交换体系的网关软件架构基础上,完成了IP传真模块的总体设计、部分代码实现和测试,具体如下:在呼叫控制模块中添加IP传真状态机来对IP传真过程进行总体控制;利用DSP语音芯片,在传真驱动模块中完成了T.38UDPTL包的编解码工作;完成传真模块相关的shell配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