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K2转向架弹簧失效分析
【6h】

转K2转向架弹簧失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弹簧的作用,分类及常用符号和单位

第三章弹簧的基本性能

第四章弹簧材料

第五章铁路货车弹簧的生产工艺

第六章转K2弹簧的应力分析

第七章弹簧应力的计算

第八章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即将跨入世界高速铁路的行列,铁路货车转向架弹簧的设计加快了步伐,从2000年起,铁路货车转向架由转8A到转8G,再从转K2到转K4,直到今年的转K6开始大量投入生产,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可见货车改进和更新的速度是很快的。然而,车辆弹簧的设计方法有些难以适应这种变化速度. 按照目前国内的设计,弹簧按照许用静应力设计。然而它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在基本设计参数确定了以后,没有很好的约束几个制造误差的综合效应,还有,对于工作应力计算不够精确的地方,在生产厂家大量生产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疲劳抽检不合格的现象。另外,疲劳试验的标准也难以适应现在的二级刚度弹簧的现状。 在弹簧材料和强化工艺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疲劳试验,弹簧总是在特定的部位发生疲劳断裂,本文试图通过以转K2弹簧的应力分析,找到弹簧在疲劳试验以及在实践中,失效的敏感位置,难以达到预期寿命的原因以及误差的大小。通过利用经典公式和方法的计算,把过去设计校核中忽略的载荷偏心、制造误差的因素加以检查,实际上,弹簧在承受载荷时并非理想的那样,各个工作圈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在两端接近支承圈的位置应力分布最高,最中间位置的应力大小和传统公式接近,而应力最大的接近支承圈的区域,应力比传统公式中计算出来的要高7~8%,这个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试验中出现的情况。 按照公式计算出弹簧应力最大的点应该在接近支承圈的内侧,实际情况是在这个点产生疲劳裂纹源的失效弹簧只占总的失效弹簧数量的25%,更多的情况是:裂纹源出现在与支承圈接触的部位,于是本文又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结论是:接触区的应力比增加了载荷偏心、制造误差带来的应力还要大。

著录项

  • 作者

    赵勇;

  •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学科 机械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戴焕云;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U260.331.4;
  • 关键词

    弹簧; 应力分析; 疲劳寿命; 转向架; 货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