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方法应用研究
【6h】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方法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 1.1时代背景

1.1.2学科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的方法

1.3.1文献查阅法

1.3.2实地调研法

1.3.3归纳分析法

1.3.4实证研究法

1.4概念界定

1.4.1历史街区

1.4.2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1.4.3类型学

1.4.4类型学方法

1.5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框架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框架

第2章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研究

2.1历史街区的特征

2.1.1物质空间层面的特征

2.1.2非物质空间层面的特征

2.2历史街区的价值

2.2.1物质空间层面的价值

2.2.2非物质空间层面的价值

2.3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2.3.1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发展历程

2.3.2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发展历程

2.4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研究

2.4.1“大拆大建”的保护与更新

2.4.2过度开发的保护与更新

2.4.3静态孤立的保护与更新

2.4.4当代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不当带来的主要问题

2.5小结

第3章.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类型学理论及方法的引入

3.1类型学相关理论及方法研究

3.1.1类型的概念及范畴

3.1.2类型学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3.1.3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和类似性城市理论

3.1.4类型学的设计方法

3.2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类型学理论及方法的引入

3.2.1影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因素

3.2.2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本质

3.2.3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类型学理论的引入

3.2.4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类型学方法的引入

3.3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类型学方法应用的原则及步骤

3.3.1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类型学方法的设计原则

3.3.2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类型学方法应用的步骤

3.4.总结

第4章历史街区构成要素的类型学研究

4.1历史街区物质空间构成要素的类型学研究

4.1.1城市层面构成要素分析

4.1.2街区层面构成要素分析

4.1.3建筑单体层面要素分析

4.2历史街区非物质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4.2.1历史街区文化层面构成要素分析

4.2.2历史街区社会层面构成要素分析

4.3历史街区的原型库

4.4小结

第5章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

5.1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物质空间的类型学方法应用

5.1.1城市层面的类型选择与转换

5.1.2街区层面的类型选择与转换

5.1.3建筑单体层面的类型选择与转换

5.2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非物质空间的类型学方法应用

5.2.1文化层面的类型选择与转换

5.2.2社会层面的类型选择与转换

5.3小结

第6章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类型学方法应用的相关案例分析

6.1北京菊儿胡同的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分析

6.1.1概况

6.1.2城市和街区层面的类型学分析

6.1.3建筑单体层面的类型学分析

6.2上海新天地改造的类型学分析

6.2.1 概况

6.2.2对历史“记忆”的留存

6.2.3形式片断的留存

6.3苏州“桐芳巷”的类型学分析

6.3.1苏州的“桐芳巷”概况

6.3.2传统街巷空间格局的延续

6.3.3传统建筑类型的再现

6.4小结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在现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类型学方法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应用。类型学设计方法在本质上是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角度入手的,它并非崭新的设计手段。国内以类型学方法来研究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尚处于起始阶段,且多停留在保护过程中对物质空间的类型选择和转换中,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剖析问题,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观念和操作方法。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初步提出了本文从类型学角度出发来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与反战的历程,分析了国内目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模式,寻找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当所带来的问题。 第三章基于对类型学及其方法的理论研究,结合上一章节所发现的问题,寻找类型学理论与历史街区的关联性,进而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引入类型学的方法。 第四、五章节,从类型学角度出发,分析历史街区物质和非物质空间的相关构成要素,得出“历史街区的原型库”。再运用类型学原理,探索历史街区物质和非物质空间中各层级类型选择和转换所运用的方法。 第六章节运用相关实例来阐述类型学方法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著录项

  • 作者

    聂真;

  •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学科 城市规划与设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钟毅;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4;
  •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历史街区; 城市改建; 文化保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