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研究
【6h】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理论

2.1 交通需求管理理论

2.1.1 交通需求管理概念

2.1.2 交通需求管理分类

2.1.3 交通需求管理的目标

2.1.4 交通需求管理实施原则和实施层次

2.1.5 交通需求管理的作用

2.2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的内容

2.2.1 适应性概念

2.2.2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内涵

2.2.3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的必要性

2.2.4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目的

2.2.5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的内容

2.3 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理论概述

2.3.1 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概述

2.3.2 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分析

3.1 影响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的因素

3.1.1 公众参与

3.1.2 交通基础设施

3.1.3 管理因素

3.1.4 中介机构组织

3.2 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博弈论分析

3.2.1 构建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博弈模型

3.2.2 博弈模型及求解

3.2.3 博弈的纯策略Nash均衡解

3.2.4 博弈的混合策略Nash的均衡解

3.2.5 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博弈分析

3.2.6 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博弈分析存在的问题

3.2.7 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博弈分析结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系统模拟研究

4.1 相互作用系统模拟方法、原则及范围

4.1.1 系统模拟方法

4.1.2 模拟原则及范围

4.2 构建城市交通拥堵系统动力学模型

4.2.1 城市交通拥堵系统主要反馈关系

4.3 引入交通需求管理后的因果关系

4.4 构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4.1 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变量集

4.4.2 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的动力学模型流图与动力学方程

4.4.3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系统动力学模拟

4.5 影响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的动力学模拟仿真及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5.1 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指标的特征

5.2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指标的作用

5.3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指标的原则

5.4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指标构成

5.5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指标分析与计算

5.5.1 公众参与因素指标

5.5.2 交通基础设施指标

5.5.3 交通影响指标

5.5.4 经济效益指标

5.6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判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综合评价

6.1 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意愿调查

6.1.1 意愿调查分析

6.2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评价

6.2.1 评价模型选择

6.2.2 指标选取

6.2.3 土地利用策略适应性评价

6.2.4 “电子通勤”策略适应性评价

6.2.5 “公交优先”策略适应性评价

6.2.6 HOV优先策略适应性评价

6.2.7 拥挤收费适应性评价

6.3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综合评价

6.3.1 综合评价基本步骤

6.3.2 成都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综合评价

6.4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提升对策建议

6.4.1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SWOT分析

6.4.2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提升对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交通拥堵是全世界大城市面临的普遍难题,其产生的根源是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纵观国内外城市交通管理实践,仅靠加大投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完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抑制交通需求、调整需求,引导交通供需平衡发展,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
   尽管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综合评价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评价只局限于单个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或只评价交通改善情况。由于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实施涉及到许多方面,因此,在实施之前,对影响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因素分析,预测各影响因素对TDM策略实施造成的影响,并对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方案进行适应性评价,以此分析策略的可行性,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必要的改进,成为有效实施TDM策略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本论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根据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管理水平、公众参与积极性及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情况,建立系统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适应性分析模式、评价方法和模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交通需求管理方案的制定和适应性评价,以推动TDM策略在我国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归纳起来,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地研究了交通管理部门和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博弈模型,得出不同条件下各自的最优对策以及支付情况,并且分析了博弈模型的潜在问题,概括性地提出了我国提高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水平的基本措施。
   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模型程,探讨各影响因素与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相互作用系统模拟的范围,并在未来的不同可能增加投入水平下进行了系统模拟,得到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水平值在不同可能增加投入水平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从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的内涵出发,研究交通需求管理与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的评价理论、方法及模型,评价交通需求管理适应的能力和程度;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管理与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并结合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SWOT分析,提出提升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