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对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之对比
【6h】

中美对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之对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译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意义与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公共外交概念与比较分析框架

2.1 公共外交概念的界定

2.2 比较分析框架与可比性分析

第三章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

3.1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的发展概况

3.2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开展公共外交的现实背景

3.3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

第四章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

4.1 美国对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的发展概况

4.2美国对阿拉伯国家开展公共外交的现实背景

4.3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对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

第五章 二十世纪以来中美对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的对比

5.1 战略理念的对比

5.2 组织机制的对比

5.3 方法策略的对比

5.4 实施效果的对比

第六章 结语:从比较中得出的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以来,公共外交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作为国际政治舞台的新兴力量,虽然开展公共外交起步较晚,但是在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下,获得很大的进展,被国际舆论称为“魅力攻势”。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最早提出“公共外交”的概念,并且是当今世界上公共外交活动规模最大、公共外交体系最为成熟的国家。
  阿拉伯世界历来被中美两国视为重要战略区域,中国致力于营造和平稳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美国则受其战略利益的驱动、从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目标出发,提出“大中东战略”。近年来,阿拉伯世界已经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毫无疑问,阿拉伯国家也成为中美两国公共外交较量的舞台。
  本文从公共外交概念阐释出发,建立比较分析框架,对中美两国二十世纪以来各自对阿拉伯国家开展公共外交的历史现实背景以及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从战略理念、组织机制、方法策略和实施效果四个维度展开对比。
  中美两国公共外交具有不同战略思想,借此传达的核心理念根植于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发展成果。美国公共外交组织机制和方法策略较为成熟,中国则刚刚建立起公共外交模式雏形,在政府机构设置、非政府主体参与、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与网络应用、传播内容与形式策略的针对性等方面与前者尚有差距。从实施效果看,阿拉伯国家民意调查结果肯定了中国公共外交所付出的努力,但其仍未形成独立完善的评估体系;而美国不仅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评估体系,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因此,中国在坚持“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同时,需要不断学习借鉴美国公共外交的成功之处。通过与其对比分析,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著录项

  • 作者

    刘娜;

  •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学科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杰;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822.347.1;D871.22;
  • 关键词

    公共外交; 中国; 美国; 阿拉伯国家; 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