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枝江区段站调车安全控制策略分析
【6h】

枝江区段站调车安全控制策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调车事故分类与原因分析

2.1 调车事故统计

2.1.1 调车事故分类

2.1.2 调车事故统计结果

2.2 调车事故特征分析

2.2.1 调车事故的等级特征

2.2.2 调车事故的结果特征

2.3 调车事故原因分析

2.3.1 调车冲撞事故原因分析

2.3.2 调车脱轨事故的原因分析

2.3.3 调车挤岔事故的原因分析

2.3.4 电力机车误入无电、无网区事故的原因分析

2.3.5 车辆溜逸事故的原因分析

2.3.6 人身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风险研究

3.1 枝江站基础设备与调车作业情况分析

3.1.1 枝江站简介及基础设备情况

3.1.2 调车作业基本情况

3.1.3 调车作业人员配置情况

3.2 风险因素分析方法描述

3.3 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单一作业因素风险研判

3.3.1 编制调车计划风险源研判

3.3.2 溜放调车作业过程风险源研判

3.3.3 取送调车作业过程风险源研判

3.3.4 其他调车作业风险研判

3.4 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综合因素风险研判

3.4.1 列车作业-调车作业风险源研判

3.4.2 调车作业-调车作业风险源研判

3.5 小结

第4章 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安全控制策略

4.1 调车作业安全控制理论

4.1.2 调车作业安全控制理论原理

4.1.2 调车作业安全控制目标体系

4.2 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安全控制方案设计

4.2.1 准备阶段及计划编制阶段安全控制措施

4.2.2 溜放调车作业阶段安全控制措施

4.2.3 取送调车作业阶段安全控制措施

4.2.4 停留车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4.2.5 电力机车调车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4.2.6 多作业并行时调车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4.2.7 其他调车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4.2.8 以人为本的风险预控机制

4.3 效果评价与方案优化

4.3.1 指标统计

4.3.2 指标分析评价与方案优化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区段站作为铁路运输生产作业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确保路网通畅、加速车流集散、提高运输效率的重大职责。枝江区段站是武汉铁路局与广铁集团分界重要区段站,调车工作是枝江区段站工作组织的核心环节,也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铁路局关于企业生产活动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摸排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并采取系统全面的安全控制措施,对保证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安全进行并提高调车作业效率,对铁路运输实现安全生产、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质量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介绍了调车事故主要包含调车冲撞事故、调车挤岔事故、调车溜逸事故、调车脱轨事故、电力机车调入无电区事故及调车作业中的人身安全事故等几类,根据近年来调车事故的统计结果对调车事故的频发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调车事故在频发类型、等级以及构成的结果方面存在的显著特征,并针对几种主要的调车事故类型,列举典型的事故案例,通过还原分析法还原事故场景以及事故发生过程,通过对作业过程和设备状况的分析考察,剖析案例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重要原因。
  其次,介绍枝江车站的线路设备等基础设施情况、作业人员配置情况以及作业内容情况,利用风险因素分析法的理论将调车作业过程和作业人员视为一个系统,按作业流程、岗位职能及风险类别将调车作业系统进行层次划分,按照“风险信息收集-识别-评估”的风险评估模式进行深入风险研判,评估出调车作业自身存在的单一因素风险源及调车作业与其他作业互相影响而成的综合因素风险源。
  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研判的结果,利用管理控制理论的“目标-原始方案-指标统计-方案评价-方案优化”的总体思路,以保证人员、作业、设备安全,提高作业生产效率为综合控制目标,以遏制各类事故为直接控制目标,按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策略模式提出区段站调车安全控制初始方案,在初始方案执行后通过指标分析法进行指标统计分析,并对所制定的原始方案进行效果评价与方案优化,从而形成区段站调车安全控制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