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6h】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概况

1.2.2 观点述评

1.2.3 深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分析

2.1 开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

2.1.1 特殊国情对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

2.1.2 马克思主义在赣南、闽西地区的艰难传播

2.1.3 中共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部署

2.2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2.1 农民的主体性和局限性决定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2.2 在农村战争环境中建设苏维埃政权和人民军队的需要

第3章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及方针

3.1 以“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为指导

3.1.1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及其形成

3.1.2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

3.2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方针

3.2.1 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3.2.2 中共在中央苏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

第4章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1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4.1.1 宣传中共的阶级路线和方针政策

4.1.2 “灌输”共产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4.1.3 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民的束缚

4.1.4 号召农民同阶级敌人作坚决斗争

4.2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4.2.1 通过规定学校课程和教材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4.2.2 兴办师范学校——有效地提高教员队伍思想政治素养

4.2.3 开展扫盲运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4.2.4 发行红色报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宣传媒介

4.2.5 联合群众团体和少共青年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4.3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4.3.1 红军队伍的壮大

4.3.2 军民的思想就觉悟和革命热情的提高

4.3.3 党的宣传工作、组织和队伍的增强

4.3.4 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广泛宣传

4.3.5 共产主义精神的广泛传播

第5章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5.1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5.1.1 重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培养

5.1.2 围绕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5.1.3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5.2 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5.2.1 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5.2.2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5.2.3 全面深化改革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立足于对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挖掘其历史经验和得出在新形势下的新启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革命根据的具体实践,通过这一实践,又进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央苏区的地理人文特点,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锻造红军、提高农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有效形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理论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直接的理论源泉。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央苏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为苏维埃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民群众的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这些教育思想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理论同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中央苏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坚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教学内容、教授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了浓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另外,中央苏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利用红色报刊、戏剧等生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理论联系农村根据地实际,对社会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着重阐述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是分析开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第三部分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作理论指导,引出中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第四部分比较系统的梳理出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主要方式、主要成效;第五部分通过回顾中央苏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归纳其有益经验,并为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值得注意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