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旭水河贡井段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6h】

旭水河贡井段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1.2.1 国外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1.2.2 国内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1.2.3 GIS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1.3 非点源污染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原理

2.1 实验方法

2.2 输出系数法

2.2.1 输出系数的基本概念

2.2.2 输出系数模型介绍

2.2.3 输出系数的影响因素

2.2.4 输出系数的确定方法

2.3 降雨量差值法

2.4 Arc GIS原理简介

2.4.1 GIS地理信息系统

2.4.2 Arc GIS 9

2.5 小结

第3章 实验方案与分析方法

3.1 实验准备

3.1.1 实验方案

3.1.2 数据采集

3.2 野外工作方案

3.2.1 野外调查

3.2.2 野外采样

3.3 指标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区污染负荷量估算研究

4.1 研究流域概况

4.2 排污单元划分及典型流域确定

4.3 典型流域污染负荷的估算

4.3.1 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

4.3.2 污染负荷入河系数的确定

4.3.3 污染负荷入河量的估算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对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提高,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水体环境质量恶化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对江河等水体环境有很大的危害。由于非点源污染是不确定的、长期的,并且具有随机性和滞后性等特点,使得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更难,并且相应的研究和管理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滞后,因此,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拟对纳入旭水河贡井段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开展研究,旨在通过GIS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手段,探讨旭水河贡井段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入河系数,进而为贡井区纳入非点源污染的环境容量计算和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
  (1)建立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基础数据库。采用美国ESRI公司提供的ArcGIS,建立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得自贡市贡井区土地利用类型图。从而为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库。
  (2)对旭水河进行了排污单元污染河段的划分以及典型流域的确定。把研究区划分为18个排污单元,并选取了两个典型流域。
  (3)采用输出系数法和降雨量差值法来估算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厘定了研究区典型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以及不同水期的入河系数,并确定了CODcr、TN(总氮)、TP(总磷)为污染负荷估算指标。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输出系数不同,且不同污染指标输出系数值差别很大;两个典型流域丰水期CODcr、TN、TP的入河系数分别为:0.7、0.8、0.7(0.8),平水期CODcr、TN、TP的入河系数分别为:0.6、0.6、0.6(0.7),枯水期认为可以忽略非点源的污染。应用这两种方法相结合来估算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为解决实测资料短缺的条件下水质估算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