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雕塑中马的造型与个人情感表达
【6h】

论雕塑中马的造型与个人情感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我国古代雕刻中马的几种典型造型特征

2.1 秦代马俑的造型特点

2.1.1 对于俑的认识

2.1.2 秦始皇兵马俑中战马的造型

2.2 汉代马的造型特点

2.2.1 西汉初期兵马俑

2.2.2.张骞出使西域对于马种的改良

2.2.3 西汉中后期至东汉的“天马”造型

2.2.4 随石赋形的霍去病墓群雕

2.2.5 东汉“奔马”造型

2.3 唐代马的造型特点

2.3.1 生活气息浓郁的唐俑

2.3.2 体态丰满的三彩马

2.3.3 写实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昭陵六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雕塑家作品中的马

3.1 马里诺·马里尼的“骑手”系列

3.2 中国雕塑家于凡运用超越模仿与刻画的创作手法在马的造型上的体现

3.3 雕塑家黛博拉.巴特菲尔德运用各种材料对马的造型进行抽象化处理

3.4 小结

第4章 个人作品分析

4.1 创作思路整理

4.1.1 与马结缘

4.1.2 关于童年记忆在创作中的体现

4.1.3 直接与间接生活经验对于创作的启发

4.2 寻找属于自身的雕塑语言

4.2.1 “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4.2.2 与“马”的对话

4.2.3 浪漫意象造型的空灵之美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纵观美术史,人与动物一直是雕塑创作的重要题材。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马在动物题材雕塑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分析马的造型在我国秦汉以及唐代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以秦始皇兵马俑墓葬中的马俑与汉代霍去病墓中的马俑作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秦代马的造型是组合式的单一重复、运用写实手法进行逐个塑造,这样的手法不免产生机械呆板的印象;汉代马的造型特征是运用局部夸张的方式,极具象征性。这些造型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是如何体现在马的造型之上?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时期马的造型都会由于文化和审美意识的不同而随之产生塑造形象的变化。所谓“借物抒情”的表现方式即创作者以马的造型特征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而后,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脉络,评鉴近现代国内外雕塑艺术家运用马的造型进行创作的内在原因。最后综述以上研究结果,剖析本文作者以马作为创作源泉的理由,以及在创作中的体验和作品的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