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编组站列车解编系统人员安全性研究
【6h】

编组站列车解编系统人员安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编组站系统分析

2.1 编组站系统功能

2.1.1 编组站的技术设备

2.1.2 编组站在路网中的功能

2.1.3 编组站子系统功能分析

2.2 技术作业流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列车解编系统安全性分析

3.1 列车解编子系统构成

3.1.1 人员子系统

3.1.2 设备子系统

3.1.3 环境子系统

3.1.4 组织子系统

3.2 作业流程分析

3.2.1 作业流程

3.2.2 信息传递流程

3.3 系统常见事故分析

3.3.1 事故树分析

3.3.2 事故责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员子系统人因失误分析

4.1 列车解编系统人因失误的定义

4.1.1 人因失误与人的安全性

4.1.2 人因失误的特征

4.2 列车解编系统人员认知行为分析

4.2.1 SRK三级行为模型

4.2.2 认知行为模型

4.2.3 认知功能模型

4.2.4 认知过程失误分析

4.3 列车解编系统人因失误分析

4.3.1 行为形成因子分析

4.3.2 人因失误成因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员安全性分析及控制

5.1 人员安全性分析(以调车长为例)

5.1.1 调车长作业分析

5.1.2 行为形成因子筛选

5.1.3 建立HRA贝叶斯网络模型

5.1.4 PSFs模糊概率评估

5.1.5 贝叶斯推理

5.2 人员安全性控制措施

5.2.1 防止人因事故的措施

5.2.2 人员安全性提高措施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编组站是铁路网上的重要节点,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作业设备,可集中办理大量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铁路运输主管部门一直将安全作为组织生产作业的第一要务,但由于传统管理理念的限制,目前有关列车解编系统人员安全性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近几年,铁路技术设备的高速发展使得系统中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然而硬件系统的不断更新,使得系统的不透明度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更大程度依赖于系统中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因此,人员子系统成为了人-机系统中不确定性最强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编组站作业的安全。因此,本文以铁路列车解编系统作业人员安全性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通过现场调查,了解编组站列车解编系统的一线作业情况,运用人-机-环境的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安全特性分析;
  (2)分析列车解编系统的子系统、作业流程以及作业中的信息传递;
  (3)系统典型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查找基本事件,判定在主要的事故责任人;
  (4)建立了扩展的列车解编系统人员认知行为模型,划分认知行为阶段,分阶段辨识主要的人因失误类型;
  (5)分析识别列车解编作业人员行为形成因子及其交互关系,综合组织因素、情境状态因素、个体因素及认知、处理失误建立人因失误成因模型;
  (6)基于人因失误成因模型,建立考虑情境环境因果关系的HRA贝叶斯网络模型,并通过对于计算结果的诊断推理,识别特定情景环境下的主要行为形成因子,为作业人员的安全性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