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加固方法优化选择
【6h】

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加固方法优化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中小学建筑抗震加固研究现状

1.2.1 国内中小学建筑抗震加固研究现状

1.2.2 国外中小学建筑抗震加固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中小学框架建筑的震害情况与加固方法

2.1 引言

2.2 中小学框架结构建筑常用的建筑形式

2.3 中小学建筑框架结构的震害情况

2.4 混凝土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

2.4.1 直接加固法

2.4.2 间接加固法

第3章 某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抗震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概况

3.3 地震波的选取

3.4 反应谱分析结果

3.5 静力弹塑性分析

3.5.1 静力弹塑性分析基本原理

3.5.2 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3.6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某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加固后抗震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工程加固方案

4.2.1 增设框架柱加固

4.2.2 增设短肢剪力墙加固

4.2.3 增设钢支撑加固

4.2.4 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加固

4.2.5 基础隔震加固

4.3 基于反应谱分析结果的对比

4.4 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的对比

4.5 基于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某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加固工期与费用概算

5.1 增设框架柱加固工期与费用

5.2 增设短肢剪力墙加固工期与费用

5.3 增设钢支撑加固工期与费用

5.4 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加固工期与费用

5.5 基础隔震加固工期与费用

5.6 各加固方法加固工期与费用比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的结构冗余度不足,耗能能力弱,在近几次大地震中发生了严重破坏甚至倒塌现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乙类设防时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对于既有的单跨框架建筑应采取加固措施。根据中震防发[2009]49号通知中关于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原则以及中小学建筑的重要性,将设防烈度提升一个等级,对单跨框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和加固方法选择。
  首先,本文介绍了中小学框架结构建筑常用的建筑形式,总结了中小学框架建筑在历次地震中的震害情况,并给出了混凝土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
  其次,利用Midas-gen模拟某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对该建筑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
  再次,采用5种方案对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进行加固,对比反应谱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得到基础隔震和增设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最佳,基于抗震性能选择加固方案,建议选用基础隔震或增设屈曲约束支撑。
  最后,对5种加固方案的加固工期与费用进行概算,基于结构抗震性能,加固工期与费用做综合分析,提出了中小学单跨框架建筑加固方法优化选择的建议:在技术和经济有限的偏远山区地区,建议优先选用增设钢支撑或增设框架柱加固;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建议优先选用增设屈曲约束支撑或基础隔震加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