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的氛围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6h】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的氛围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商业化历史街区

1.2.2 步行空间

1.2.3 氛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商业化历史街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氛围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使用后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氛围的构成要素分析

2.1 氛围的构成要素的理论基础

2.1.1 行为动力与需求理论

2.1.2 行为心理学说

2.2 氛围的构成要素的内容

2.2.1 物质环境层面

2.2.1 社会环境层面

2.3 氛围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3章 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氛围评价要素的探索性研究

3.1 文献探索

3.2 参与性观察

3.3 问卷访问

3.3.1 研究设计

3.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3 调研小结

第4章 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氛围评价的调研与分析

4.1 预试调研与分析

4.1.1 预试调研设计

4.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3 预试调研小结

4.2 正式调研与分析

4.2.1 正式调研设计

4.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3 正式调研小结

第5章 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氛围改善的重点与设计对策

5.1 氛围改善的设计原则

5.1.1 突出街区文脉的原则

5.1.2 协调统一的原则

5.1.3 使用者需求的原则

5.2 氛围改善的设计对策

5.2.1 重中之重——拓宽文化表现的方式

5.2.2 协调和优化边界环境

5.2.3 还原真实细腻的建筑风貌

5.2.4 完善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结论

6.1 论文研究的结论

6.2 论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6.3 尚待深入的空间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城市旧区改造建设,也给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带来了重新焕发活力的契机。通过调整和转换历史街区原有功能,使其更适应旅游开发和利用的保护方式成为历史街区更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其与日益升温的文化旅游产业也一拍即合,更加加速了各城市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进程。在此背景下的商业化开发在复兴街区活力,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会因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以及经营和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而造成街区物质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破坏,表现为注重商业经营使用功能和旅游配套服务的功能性满足,而忽视游览人群的情感需求。
  本文正是从以上背景出发,发掘那些容易令使用者产生生理或心理方面的情感反应的环境要素,并探究其实际作用效果,即氛围。论文利用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理论,开展了对成都市内三个代表性的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的氛围的主观评价调研,分析部分街区氛围相对失落或繁荣的原因,最后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改善历史街区商业化后的氛围的设计原则和对策,使之更好的贴近使用者心理,以期提高文化旅游的品质。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题目中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与界定,并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历史街区更新理论和氛围理论等文献资料,初步掌握研究现状,为下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在研究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构成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氛围的环境要素,包括构成要素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通过参与性观察和问卷访问等方式进一步检验和提炼影响街区氛围的关键因子;第四章根据提炼的氛围因子对三个研究样本进行两次主观评价的问卷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与整理,总结出影响商业化历史街区步行空间氛围的主要方面:建筑风貌、文化特色、边界环境和服务水平,并总结现有街区步行空间氛围的优缺点;最后一章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氛围改善的设计原则与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