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研究
【6h】

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定义

1.1.2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案例分析

1.1.3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特点分析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火灾模拟国外研究现状

1.3.2 火灾模拟国内研究现状

1.3.3 人员疏散国外研究现状

1.3.4 人员疏散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分析

2.1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2.2 火灾荷载分析

2.3 火灾热释放速率

2.4 大型铁路客运站功能区火灾危险性分级

2.4.1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危险区划分

2.4.2 火灾危险区热释放速率分析

2.4.3 功能区火灾危险等级划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灭火能力分析

3.1 大型铁路客运站灭火系统

3.2 灭火能力计算

3.3 软席候车室火灾灭火能力计算

3.3.1 软席候车室火势发展分析

3.3.2 起火源设定

3.3.3 灭火能力计算

3.3.4 成功灭火概率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防火能力分析

4.1 大型铁路客运站防火系统

4.2 大型铁路客运站防火能力计算

4.3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4.3.1 成都火车北站工程概况

4.3.2 火灾模拟仿真研究

4.3.3 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疏散能力研究

5.1 疏散能力的定义

5.1.1 疏散能力的定义

5.1.2 影响疏散能力的因素

5.2 疏散时间定义和疏散能力的确定

5.2.1 疏散时间的定义

5.2.2 两个疏散时间与疏散条件判据

5.2.3 客运站疏散琵力的确定

5.3 大型铁路客运站疏散能力仿真分析

5.3.1 Pathfinder仿真模拟软件简介

5.3.2 大型铁路客运站Pathfinder数值模拟研究

5.4 大型铁路客运站疏散能力仿真模拟分析

5.4.1 安全出口、楼梯、走道、检票闸机口疏散能力

5.4.2 软席候车室火灾疏散模拟分析

5.4.3 成都火车北站候车厅总体疏散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分析

6.1 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概念

6.2 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之间的关系

6.3 大型铁路客运站预防火灾改进措施以及对策建议

6.3.1 控制车站内部的火灾荷载

6.3.2 规范电气用电设备

6.3.3 保证室内充足的消防用水量

6.3.4 完善疏散指示标志以及应急照明系统

6.3.5 增加出口的宽度

6.3.6 控制进站候车人数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大型铁路客运站具有建筑规模宏大、功能高度集中化以及人员密集等的特点,如果发生火灾,不仅人员疏散难度很大,而且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研究大型铁路客运站的消防能力对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的特点,通过大型铁路客运站内部功能区域分析,辨识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并且根据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各个不同功能区的火灾荷载密度以及火灾热释放速率划分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功能区火灾危险性的级别。
  将大型铁路客运站的灭火能力强弱表征为车站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大小,给出了在喷淋排烟失效的最不利条件下消防水量的计算公式。并且以成都火车北站软席候车室为例计算和评估其灭火能力和灭火成功的概率。
  将大型铁路客运站的防火能力表征为对应防火分区生烟量的大小,提出计算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借助Pyrosim软件以成都火车北站为例建立了三种火灾场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烟气扩散情况以及得到对应火灾场景的临界疏散时间,为人员疏散提供合理依据。
  提出大型铁路客运站疏散能力的表示方法,分析影响客运站疏散能力的因素。通过建立火车站检票闸机口、楼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模型,利用Pathfinder疏散仿真软件得到各自的通过能力,对通过能力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疏散瓶颈所在,同时提出改进措施。以成都火车站软席候车室火灾为例,根据Pathfinder疏散仿真软件构建模型,得出人员必要安全疏散时间并与灾场景模拟出的临界疏散时间进行比较,确定人员疏散的安全与否,最后根据Pathfinder疏散仿真软件构建了成都火车北站1层和2层总体候车大厅模型,得出车站候车厅在各个时间段的人员疏散数量,最后确定了整个车站的人员疏散能力,推导出了成都火车北站1层2层候车区的最大允许容纳的人员数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