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载木犀草素静电纺超细纤维对痛风及其反复发作的治疗研究
【6h】

载木犀草素静电纺超细纤维对痛风及其反复发作的治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痛风

1.2.1 痛风的形成与病因

1.2.2 痛风的预防与治疗

1.3 木犀草素

1.3.1 木犀草素简介

1.3.2 黄酮类药物及木犀草素对痛风相关关节炎症的治疗

1.4 静电纺丝体系

1.4.1 静电纺丝技术简介

1.4.2 静电纺丝与药物控释

1.4.3 静电纺聚己内酯-明胶复合纳米纤维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5.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载木犀草素超细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电纺纤维膜的制备

2.3.1 纺丝液的配制

2.3.2 静电纺丝

2.4 纤维的表征

2.4.1 纤维形貌及表观特性的表征

2.4.2 接触角测试

2.4.3 体外降解

2.4.4 体外药物释放

2.4.5 细胞相容性表征

2.5 数据统计学分析

2.6 结果与讨论

2.6.1 纺丝制备中的相分离及解决办法

2.6.2 纤维形貌、表观特性及接触角

2.6.3 体外降解与释放

2.6.4 细胞相容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体外痛风模型的建立及治疗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LPS-RAW 264.7炎症模型的抑制研究

3.3.1 LPS-RAW 264.7与木犀草素及载药纤维释放液共培养

3.3.2 代谢活性检测

3.3.3 细胞因子检测

3.4 体外XOD反应的抑制研究

3.5 数据统计学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3.6.1 纯药对体外痛风模型的抑制分析

3.6.2 载药纤维对体外痛风模型的抑制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内急性痛风及其反复发作模型的治疗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3 动物实验前准备

4.4 痛风模型的建立

4.5 体内痛风治疗研究

4.5.1 急性痛风治疗研究

4.5.2 痛风反复发作治疗研究

4.6 数据统计学分析

4.7 结果与讨论

4.7.1 痛风模型的建立

4.7.2 短期急性痛风治疗分析

4.7.3 痛风反复发作治疗分析

4.8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痛风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症的一种。痛风自古以来就有之,通常发病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是沿海地区。当患者由嘌呤紊乱而引起的血尿酸过多时,尿酸钠盐结晶会在关节处沉积,痛风则会发作,发作时患者疼痛难忍,关节红肿,行走吃力酸痛,通常需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自行恢复,但是遇到恶劣天气或者不良生活习惯继续时又会反复发作,给病患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上治疗痛风往往是服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之类的西药或者痛风灵之类的中药,这些药物虽然在短期内有着不错的痛风治疗效果,但是其产生的副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药物一旦停用,痛风很容易反复发作,再次服用药物又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如何非常有效的治疗痛风的反复发作是一大挑战和难题。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副作用小的可有效治疗痛风的药物,同时开发出载有该种药物的新型药物制剂来克服痛风反复发作。因此,本论文选用木犀草素作为有效治疗痛风炎症的药物,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来制备出载木犀草素的PCL/gelatin复合纳米纤维药物载体,当提高PCL和明胶的质量比例时,药物的释放速率可以得到延长,当药物载体为纯的PCL时,该纤维可以达到接近3周左右的完全释放时间,对痛风的反复发作的治疗有巨大的潜力。具体研究方法与结论如下,
  首先,使用静电纺丝方法分别制备载木犀草素的PCL/gelatin(5∶5)和PCL/gelatin(9∶1)复合纳米纤维,以及载木犀草素的PCL微米纤维。在制备纺丝液时,滴加冰乙酸可以解决PCL和gelatin的相分离,同时预先溶解木犀草素于微量DMF可以提高药物的最终溶解度。
  然后,建立痛风的体外模型和体内模型。在体外,使用脂多糖LPS与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RAW264.7会吞噬LPS而模拟炎症的发生,是一种经典的模拟关节炎症的模型;此外,在体外使用黄嘌呤氧化酶(XOD)在37℃下与黄嘌呤反应,295nm处的吸光度可以反映生成的尿酸的量,该反应可以模拟痛风形成过程的酶代谢过程。在体内,将尿酸钠盐结晶(MSU)注射入新西兰大白兔的膝盖关节腔内可以构建经典的痛风模型,一般认为24h左右炎症达到最明显,滑膜组织通常作为研究的病灶;另外,在三个不同时间点0天、7天和14天分别注射MSU到兔膝盖关节腔可以模拟痛风反复发作的过程。
  最后,在体外体内痛风模型构建成功后,使用载药纤维膜考察其治疗效果。在体外模型中,选用载木犀草素的PCL/gelatin(5∶5)的样品考察。在LPS-RAW264.7体系中,取纤维在培养基中不同天数的释放液与细胞共培养,发现代谢活性明显被抑制,而且炎症因子明显降低;在XOD反应中,加入药物释放液后反应速率明显被抑制,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在体内短期痛风模型中,同样采用载木犀草素的PCL/gelatin(5∶5)考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在皮下病灶部位附近植入载药纤维后,炎症明显得以减轻,说明该复合载药纤维有较好的短期治疗效果。在痛风反复发作模型中,考虑到周期较长,于是我们采用药物释放时间长的载木犀草素的PCL纤维治疗,结果发现:与空白组和注射治疗组对比,即使是3次痛风的发作,该载药纤维也可以在21天内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说明这种新型剂型有着很好的治疗痛风反复发作的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