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牙科修复材料表面唾液吸附膜的粘附及润滑性能研究
【6h】

三种牙科修复材料表面唾液吸附膜的粘附及润滑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牙齿及牙科修复材料

1.2.1 牙齿的组成和功能

1.2.2 修复材料简介

1.2.3 唾液润滑简介

1.3 牙科修复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设备和方法

2.1 试验样品的制备与收集

2.1.1 样品制备

2.1.2 唾液收集

2.2 试验设备及方法

2.2.1 纳米力学测试系统

2.2.2 其他分析设备及方法

第3章 恒载划痕法测试唾液膜与基体之间的剪切粘附能

3.1 生物膜粘附研究背景

3.2 粘附强度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3.3 恒载划痕法

3.4 测试方法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牙釉质及树脂牙表面唾液吸附膜的粘附及润滑性能研究

4.1 唾液吸附膜的形成

4.2 粘附强度表征

4.3 润滑性能测试

4.4 接触角和zeta电位测试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种牙科陶瓷表面唾液吸附膜的粘附及润滑性能研究

5.1 唾液吸附膜的形成

5.2 粘附强度表征

5.3 润滑性能测试

5.4 接触角和zeta电位测试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牙齿是人体内重要的咀嚼器官,主要负责切割及细化食物,从而有效减轻其他消化器官的负担。此外,牙齿还与呼吸、发音和面部美观有关,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生理性磨耗、病理性原因或意外伤害易导致牙齿缺损及过度磨损,进而影响牙齿咬合关系,引起多种口腔疾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自恒牙萌出后,缺损的牙齿无法再生,需用牙科材料进行修复。常用的牙科修复材料主要有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三大类。由于金属材料的颜色与牙齿相差甚远,使用受到限制,树脂和陶瓷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牙科修复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与其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体外模拟试验还没有充分考虑人天然唾液的影响,唾液在不同修复材料表面的吸附和润滑性能尚不清楚。因此,对天然全唾液在三种牙科修复材料表面的吸附及润滑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为评价、改良和开发牙科修复材料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本文以人牙釉质、甲基丙烯酸树脂牙、IPS e.max Press全瓷及Vita Enamic混合型弹性瓷为研究对象,采用纳米划痕仪、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激光粒度仪等设备,研究了唾液在不同材料表面的吸附及润滑性能。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提出一种基于纳米划痕技术的方法测试唾液吸附膜与基体间的剪切粘附能。探讨了法向载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逐步逼近法选择能去除唾液膜的最小载荷可以得到有重复性的粘附能结果。
  (2)经过1 min唾液吸附处理后,人牙釉质及树脂样品表面均可以形成唾液吸附膜。树脂样品表面的唾液吸附膜与基体之间的剪切粘附能和法向粘附力均远小于人牙釉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唾液润滑下树脂样品表面的磨损体积的降低幅度远小于人牙釉质。树脂与唾液蛋白之间的静电力很弱导致其表面形成的唾液吸附膜与基体间粘附强度很小,唾液吸附膜易被外力破坏,从而减弱唾液膜对基体的润滑作用。
  (3)唾液吸附处理后两种牙科陶瓷表面均形成一层唾液吸附膜。全瓷样品表面的唾液吸附膜与基体间的剪切粘附能与人牙釉质接近。唾液膜与两种材料之间的粘附力数值接近。经过唾液吸附处理后,两种陶瓷样品表面的磨损量均显著降低。唾液蛋白与两种陶瓷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是唾液吸附膜不易去除,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