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前教育中PPP模式的应用研究——以Y市为例
【6h】

学前教育中PPP模式的应用研究——以Y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PPP的内涵和类别

2.1 PPP的内涵

2.1.1 PPP的定义

2.1.2 PPP的特征

2.1.3 PPP的职能

2.2 PPP的类别

第3章 学前教育运用PPP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

3.1 理论基础分析

3.1.2 外部性分析

3.1.3 公平性及政府职能角色定位分析

3.2 必要性分析

3.2.1 寻求合作治理,消除教育不公

3.2.2 弥补教育经费,缓解供求矛盾

3.2.3 改善运营机制,提升服务效率

3.2.4 分散降低风险,发挥比较优势

第4章 Y市学前教育中的PPP模式应用现状和问题分析

4.1 Y市学前教育中的PPP模式应用现状

4.1.1 民办公助

4.1.2 公建私营

4.1.3 特许经营

4.1.4 补助补贴

4.1.5 托管服务

4.1.6 购买服务

4.2 Y市学前教育中的PPP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4.2.1 合作动机不纯,缺乏严密论证

4.2.2 竞争不够充分,准入把关不严

4.2.3 激励措施乏力,补助方式粗放

4.2.4 法律约束乏力,政府监管缺位

第5章 完善PPP在Y市学前教育中应用的思考

5.1 建立长远合作机制

5.1.1 充分认识合作价值

5.1.2 增进政私双方互信

5.1.3 风险利益共担共享

5.2 完善合作准入机制

5.2.1 提高政府契约意识

5.2.2 严格识别论证项目

5.2.3 建立部门联席制度

5.3 发挥政策激励作用

5.3.1 财政政策激励

5.3.2 税收政策激励

5.3.3 金融政策激励

5.3.4 土地政策激励

5.4 建构多维监管体系

5.4.1 明确监管范围

5.4.2 转变监管方式

5.5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5.5.1 补齐法规制度短板

5.5.2 明确民办园法人性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开端,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起到奠基石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应利用其人口优势,实现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的转变,注重学前教育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然而当前的学前教育资源还是相对不足,学前教育的需求大于供给,“入园难”、“入园贵”等现象凸显。Y市为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机构建设、运营、管理、评价等方面探索应用PPP机制,形成了特许经营、补贴补助、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PPP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并为其提出政策意见成为本文的研究内容。
  首先,介绍了研究学前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系统论述了PPP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对其应用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为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中应用PPP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从竞争性、排他性、外部性、公平性以及政府角色定位等角度,阐明了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并从合作治理、教育公平、质量效率、风险分担等方面论述了学前教育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再者,通过选取Y市作为样本,对其学前教育中应用公建私营、特许经营、补贴补助、委托管理等PPP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应用中存在着合作动机不纯、缺乏严密论证,竞争不够充分、准入把关不严,激励措施乏力、补助方式粗放,法律约束乏力、政府监管缺位等问题。
  最后,对Y市改进学前教育中PPP应用的思路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一是要建立长远合作机制,充分认识合作价值、增进政私双方互信、风险利益共担共享;二是要完善合作准入机制,提高政府契约意识、严格识别论证项目、建立部门联席制度;三是要发挥政策激励作用,财政政策激励、税收政策激励、金融政策激励、土地政策激励;四是要建构多维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范围、转变监管方式;五是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补齐法规制度短板、明确民办园法人性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