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形态学和RAPD方法鉴定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的种群结构
【6h】

利用形态学和RAPD方法鉴定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的种群结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鸢乌贼渔业生物学及头足类种群鉴定方法

第三章材料与方法

第四章结果

第五章结论与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在我国农业部公海渔业资源探捕项目一印度洋鸢乌贼资源调查的资助下,根据2003~2005年在印度洋西北部海域所采集的鸢乌贼样本的胴长、腕长、鳍长及鳍宽等形态学特征数据及其肌肉样本,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一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对印度洋西北部公海海域鸢乌贼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1)通过对印度洋西北部公海海域鸢乌贼胴长和体重组成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认为:随着纬度的增大,鸢乌贼个体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在12°N以南海域,鸢乌贼个体明显较小,胴长范围为10.6~38.0cm;在12°N以北海域,鸢乌贼个体较大,胴长范围为13.5~61.2cm;在同一纬度上,鸢乌贼个体随经度的变化不明显。 (2)根据胴长组成空间分布,并利用正态分布的线性转化法对种群结构进行划分,认为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可分为三个种群:胴长在50cm以上的大型种群、胴长为31~47cm的中型种群和胴长为小于34cm的小型种群。大型种群主要分布在18°N以北海域,中型种群主要分布在12°N~18°N之间的海域内,小型种群主要分布在12°N以南海域及赤道附近海域。在印度洋西北部大部分海域内,大型种群、中型种群和小型种群都重复存在。 (3)根据调查海域不同月份的胴长组成,各年度种群结构组成为:2003年9月为中型和小型种群,且以小型种群为主;10月为中型和大型种群,以中型种群为主。2004年9月以中型种群为主,兼有部分小型种群;10~11月主要为中型和大型种群,其中中型种群超过50%,其次为大型种群,12月、2005年1~3月印度洋西北部海域的鸢乌贼都以大型种群为主,2005年4月间,大型、中型和小型种群并存,且以中型种群为主。 (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分析AL1/ML、AL2/ML、AL3/ML、AL4/ML、TL/ML、FL/ML、FW/ML七个形态特征指标,选取AL4/ML、TL/ML、FL/ML和FW/ML四个形态特征比值可作为印度洋鸢乌贼各个形态特征的主成分,并利用灰色星座聚类方法对印度洋鸢乌贼种群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初步推断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由大型、中型和小型三个种群组成,并且各个种群的个体组成重复存在。对三个种群的主成分形态特征比值指标进行差异系数检验,其值均小于1.28,由此说明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各种群间未达到亚种水平,而是处于种群水平。 (5)通过对印度洋西北部12°N以北海域的12个站点48尾鸢乌贼肌肉样本进行RAPD分析,其胴长范围为20.3~53.0cm。将RAPD扩增图谱转化为0、1矩阵后,利用POPGENE1.31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个鸢乌贼样本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采用UPGMA聚类分析,并且以遗传距离为0.500作为区分种群的标准,可知在该海域的鸢乌贼确实存在两个不同的种群:12°~18°N海域鸢乌贼为一个种群,18°N以北海域的鸢乌贼为一个种群。同时对这两个不同种群的形态学参数进行统计,并利用正态分布的线性转化方法分析得知,18°N以北海域鸢乌贼为大型种群,而12°~18°N海域鸢乌贼为中型种群。 (6)利用Shannon信息指数计算鸢乌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其种群平均每个位点的多样性指数为0.3676±0.1801,由此可以看出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分化较大。 (7)大型种群和中型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68.75%和93.75%,说明这两个鸢乌贼种群均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以种群内不同扩增图谱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值为基础,计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2072和0.1656,平均值为0.1864;同时其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2150。该结果表明:不同种群间在遗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仍然较高。 (8)利用遗传相似性指数及遗传距离分析印度洋西北部12°N以北海域两个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表明两个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338,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874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