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绿色壁垒”对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6h】

“绿色壁垒”对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前言

第一章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绿色壁垒”的内涵

第三章“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进口国构筑“绿色壁垒”的起因

第五章“绿色壁垒”对我国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其他国家环保方面的法规

第七章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21世纪初,环保成为全球发展的主题。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投资巨大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传统关税逐渐降低直至取消,一些发达国家在关税壁垒逐渐失效之后,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名义,对我国各种工业、农业筑起“绿色壁垒”。这使得我国的产品想要打入发达国家市场,除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标准以外,还要符合发达国家各自制定的更为苛刻或者不合理的技术标准,这对我国的外贸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进口方的环境形成了保护,同时也对出口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环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中国也已经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企业、人民乃至子孙后代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深入认识“绿色壁垒”的起因,以及其对我国工农业的影响,继而寻找我国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了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较长时期以来,我就对贸易理论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对国际贸易方面的动向比较关注。从近几年来看,中国在反倾销方面已经有了实战经验,懂得如何去规避和应对反倾销。但是我国企业在应对“绿色壁垒”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好。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我国企业再不充分认识到随着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增强,那么必将被时代所淘汰。我国企业要如何做好准备应对“绿色壁垒”才能在国际贸易上更具有竞争力呢?这就成为我研究的原动力。 国内对于“绿色壁垒”已经有了几年的研究,对于如何规避“绿色壁垒”也已经有许多建议。但是对于各国构筑“绿色壁垒”的原因还有可以挖掘的东西,以往的研究总的来说都把原因归结为两种:一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二是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各国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变化是否会导致非人为的贸易壁垒。 我认为要真正正确认识和解决“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妨碍,最终是要将其与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将我们的视角从规避、克服“绿色壁垒”转向提高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上来,通过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来赢得市场。在此,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突破: 1、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变化是如何造成非人为的“绿色壁垒”的,这里面的经济含义以及这种推断的正确性。 2、“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前我们只看到“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其实我国作为进口国,“绿色壁垒”对我国国内工农产品生产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我国作为出口国将面临的影响,也不仅仅是消极影响,在本文中,还将讨论到一些积极影响。 3、如何将“绿色壁垒”与工农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要怎样走工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更好的应对绿色壁垒。可能会考虑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 4、本文介绍了《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清洁发展机制,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到其中,以利用他国资金来治理我国大气污染问题。 本文首先在第一章里讲述了我国环境的现状和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正是由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在环保产业方面投资巨大却收效甚微,才给了发达国家对我国构筑“绿色壁垒”的机会。“十·五”期间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达7000亿元,占GDP的1.3%。而我国环保总产值仅占GDP的1%,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为5%。 为了进一步更深入的阐述“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必须要先对其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特别是发达国家构筑“绿色壁垒”的法律依据,因此在第二章中,用了一定篇幅介绍了大部分绿色贸易条款的出处。此外,为了区分绿色壁垒和其他壁垒,在本章中特别列举了绿色壁垒的特征,以此来界定“绿色壁垒”的范围。 本文的第三章也是为阐述“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影响做准备的。绿色壁垒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且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角度也不尽相同,如绿色关税、绿色反补贴和绿色反倾销是由进口国加征关税来提高产品的价格;绿色技术标准、强制性绿色标志、绿色包装制度是对出口企业设置出口障碍,强迫出口企业增加产品成本;转基因食品是从关注人类身体健康,尊重人权的角度来抵制转基因食品的。 根据文章前几章对我国环境状况的介绍、绿色壁垒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我将进口国构筑“绿色壁垒”的起因归结为三大类,分别是:一是保护人类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保证出口产品质量;二是利用绿色贸易条款,违背自由贸易的宗旨,故意设置进口障碍,抑制产品进口数量为目的,以保护本国产业;三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的认识有差别,所引起的产品环境标准制定不同,从而无意识地形成了“绿色壁垒”。 在谈到“绿色壁垒”对我国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上,分别将中国作为进口国和出口国两个角度来分析。 当中国作为进口国时,我国政府出于保护国内生产企业的目的,将发达国家擅用的“绿色壁垒”也同样施加在我国进口产品上,其后果是使我国主营进口产品的企业在进口产品时要付出额外的检验检疫费用,导致提高进口产品成本,最终由我国消费者对增加的价格买单。其次,发达国家为了绕过我国绿色指标,干脆直接将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中国,加剧了我国环境的恶化程度。 当中国作为出口国时,所受到的负面冲击是巨大的,但同时也不可忽视“绿色壁垒”对我国工农业发展也有积极影响。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冲击的方式主要有:1、更高的检验检疫标准提高了畜产品的国际贸易门槛。2、国际绿色技术标准的设置,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增加。3、由于对同一产品,各国认定的技术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出口障碍。4、“动物福利”概念的提出给畜牧业的制造成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积极影响方面,将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发现转基因稻米成分作为案例,以此来说明如果绿色条款被正确的利用,可以起到保护人类健康的作用。 第七章是对应第一章来提出的,由于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大、收效小,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环保方面的法规,将有可能有助于我国完善环保法规,以达到鼓励企业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将更多的资金调动起来投入到环保产业中。 在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建议一章里,我没有提出更多的建议,而是选择了五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来阐述。首先是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工农业应对“绿色壁垒”的能力联系起来,企业只有注重整个生产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实施绿色管理,才能从整体上规避“绿色壁垒”。供应链的环节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供应过程、绿色生产、绿色销售以及包装运输、产品废气阶段的处理等。仅仅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对绿色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企业供应商的管理,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执法部门的管理。 其次,要提高企业对在国际市场上规避“绿色壁垒”的反应机制,提高市场警觉度,随时随地关注国际市场的动向。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当某个行业的出口量在一定时期内激增的时候,比如制鞋行业,企业就要提高警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开发出新的产品。 再次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在必要时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法规,以求营造良好的环保产品投资环境。另外要积极参加到CDM——清洁发展机制中来,借发达国家的资金来建设我国的环保设施。 最后,我国还要加强环保教育,小到个人对环境的爱护,比如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不使用白色塑料饭盒等,尽量使用布袋、纸袋来装所购买商品,大到企业、社会团体要树立环保理念,如杜邦公司凭借“环保理念”从小作坊成长为跨国巨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