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DDS背景下的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研究
【6h】

GDDS背景下的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

2.2国内研究

2.3研究内容的界定

3.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分析

3.1政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1.1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争论

3.1.2对上述争论的两点疑问

3.1.3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准确性的评价

3.2政府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

3.2.1政府部门统计数据的获取

3.2.2地方政府统计数据的获取

3.3政府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3.4政府统计数据的可比性

3.4.1实际部门数据的可比性

3.4.2财政部门数据的可比性

3.4.3金融部门数据的可比性

3.4.4对外部门数据的可比性

3.4.5社会人口部门数据的可比性

3.5政府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4.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国际比较

4.1国家统计机构的综合比较及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水平

4.1.1国际上对国家统计机构工作水平的综合比较

4.1.2中国政府统计工作的水平

4.2中外政府统计工作的国际比较

4.2.1中外政府统计体制的比较

4.2.2中外政府统计网站建设的比较

5.改进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5.1重视基层统计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5.2完善统计管理体制,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5.3协调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保证统计数据的可比性

5.4发挥统计服务职能,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数据公布制度

5.5推进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的国家统计信息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数据及其质量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也使得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质量给与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得到中外学术界和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经历了从准确性向多维度发展的过程。统计数据质量的其他方面,如及时性、可获取性、可比性等引起研究者的日益重视。相比较来看,我国目前在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探索统计质量的涵义、管理和评估体系,只有个别研究者提出通过借鉴国际准则改进数据质量,但缺乏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现状的深入分析;在实际研究中仍以考察准确性为主,较少考虑数据的及时性、可比性等方面,从而无法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做出全面、科学的判断。 本文从有关统计数据公布的国际准则出发,在GDDS的背景下,主要从数据的准确性、可获取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规定的实际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对外部门和社会人口部门五大类核心指标进行研究,从而较全面地反映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借助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通过与美国、芬兰、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英国、荷兰、韩国等国的政府统计工作进行比较,探寻影响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以期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促进政府统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有参考价值。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阐明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全文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梳理与本文有关的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解释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并从GDDS背景出发,界定拟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展开研究的内容,即IMF 规定的实际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对外部门和社会人口部门五大类核心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可获取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是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分析。首先,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和核心内容。草率地使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并以此质疑中国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一种不科学的研究方法。我国现阶段的GDP核算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有关GDP核算的理论问题不仅仅是我国统计活动中独有的问题,它是世界实行SNA核算体系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统计数据基本上反映了本国经济发展趋势。其次,通过对五大类核心指标在我国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财政部、海关、教育部、卫生部、人口网等网站上发布情况的观测,发现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有效链接,公众在熟悉各政府部门构成及职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获取IMF要求的所有核心数据。但是,由于预先发布日程工作不足以及中国统计信息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公众获取政府统计数据还存在一定的障碍。第三,目前,我国实际部门统计的及时性与GDDS基本一致,金融部门、对外部门数据公布的及时性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GDDS的要求。但是,财政部门数据公布的及时性还没有达到GDDS的要求。第四,我国政府统计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但在失业、债务、广义货币概览、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的统计与国际标准还存在差异。数据的多头发布和不一致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统计数据的权威性。最后,在政府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方面,建议国家统计机构向社会公开统计调查方法、资料来源、数据可信程度、数据公布渠道和公布时间表等,保证统计工作的透明度。 第四章通过政府统计工作的国际比较,探寻影响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与美国、芬兰、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英国、荷兰、韩国等国相比,我国政府统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计工作的独立性较差;现行统计法律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内容不全面,对国家统计局与部门统计机构、地方统计机构的关系强调不够;国家统计局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弱;在政府统计服务方面,积极主动公布统计信息,但对重要统计数据的误差率、可靠性程度分析不够,统计信息公布的透明度和服务的规范性还有待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工作比较薄弱,质量管理也相对落后。在政府统计网站建设方面,我国政府统计网站在适航性、关键指标发布、最新信息发布、检索方式、Email联系、相关链接等比较指标上表现优秀,但未在英文版网站预先公布日程表影响到统计数据发布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与IMF的规定相违背,未在英文版网站提供出版物的做法也限制了用户对我国统计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五章是改进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一是重视基层统计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完善统计管理体制,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三是协调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保证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四是发挥统计服务职能,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数据公布制度;五是推动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的国家统计信息网络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