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
【6h】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动机及目的

1.2 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1.2.1 基本假设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主要观点、创新与不足

1.3.1 论文结构

1.3.2 主要观点

1.3.3 创新与不足

1.4 研究主题及范围

1.4.1 对研究主题的解释

1.4.2 对研究关键词的解释

2. 研究基础:理论依据和文献评述

2.1 理论依据之一: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2.1.2 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2.1.3 简评

2.2 理论依据之二:产权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

2.2.2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2.2.3 另类"产权"理论

2.3 理论依据之三:地租理论

2.3.1 古典地租理论

2.3.2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2.3.3 简评

2.4 文献述评

2.4.1 关于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

2.4.2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4.3 关于农地产权与社会保障关系的研究

2.4.4 简评

3. 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

3.1 革命前农地制度的基本特点与问题

3.2 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土地私有自用的两权合一制

3.2.1 改革的基本历程

3.2.2 基本特点与问题

3.3 国家建设的第二次土地改革:农地公有公用的两权合一制

3.3.1 改革的基本历程

3.3.2 基本特点与问题

3.4 改革开放的第三次土地改革:农地公有私用的两权分离制

3.4.1 改革的基本历程

3.4.2 基本特点与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方式及制度的变迁

4.1 建国前农民社会保障方式的基本特点与问题

4.1.1 土地制度、贫困与保障

4.1.2 传统的社会保障方式

4.1.3 简评

4.2 家庭保障为主、国家社会保障为辅(1949—1955年)

4.2.1 初步建立的国家保障

4.2.2 简评

4.3 集体保障为主,国家社会保障为辅(1956—1983年)

4.3.1 完善和丰富中的国家保障

4.3.2 简评

4.4 集体保障面临挑战和现代社会保障试点(1984—2002年)

4.4.1 旧有的集体保障面临挑战

4.4.2 村社集体保障的新载体:乡镇企业

4.4.3 现代社会保障的试点

4.4.4 简评

4.5 全面建设现代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至今)

4.5.1 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启动

4.5.2 简评

4.6 本章小结

5. 失地农民难题凸显土地与社保的矛盾关系

5.1 建国以来的农村土地征收及安置补偿制度

5.1.1 早期市场化阶段

5.1.2 计划配置阶段

5.1.3 市场化转型阶段

5.2 "土地换社保"与"土地换身份"的政策实践

5.2.1 "土地换社保":土地保障的"协议退出"

5.2.2 "土地换身份":诱致性的"土地换社保"

5.3:对"土地换社保"的反思

5.3.1 农民工的迁徙行为

5.3.2 隐忧和风险

5.3.3 制度优化的可能起点

6. 在什么制度框架下推进农民社会保障?——西方经验的价值及限制

6.1 失地流民与济贫济困的社会救助

6.1.1 社会救助的雏形

6.1.2 社会救助的源起

6.1.3 社会救助的发展

6.1.4 简评

6.2 产业劳工与劳资合作的社会保险

6.2.1 社会保险源起的时代背景

6.2.2 社会保险的兴起和发展

6.2.3 简评

6.3 公民大众的社会福利

6.3.1 社会福利的北欧模式

6.3.2 基本特点

6.3.3 简评

6.4 本章小结

6.4.1 西方语境下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

6.4.2 西方体系的局限性

6.4.3 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

6.4.4 发展中国家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

7. 农地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的理论构想

7.1 资源属性导向的土地保障:传统社会的主要形态

7.1.1 资源属性导向的土地

7.1.2 自用农地及使用权的分配

7.1.3 村社公用地及使用权的分配

7.1.4 土地租赁和调整

7.1.5 土地保障从何而来?

7.2 财产属性导向的土地保障

7.2.1 外生因素:人口增长的影响

7.2.2 村社排斥外来者:"俱乐部式"的土地保障

7.2.3 公用地私有化:受限的土地保障

7.2.4 产权私有化、交易自由化

7.2.5 "被消失"的土地保障

7.2.6 评析

7.3 农地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动态关系

7.3.1 传统观点:从农地资源到农民收入

7.3.2 重新认识农地制度:超越"私有"

7.3.3 土地实现保障的动态过程

7.3.4 资源属性和财产属性的调和

8.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取向与制度安排

8.1 约束条件:从宏观上把握农民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

8.1.1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

8.1.2 城镇化背景中的人口老龄化

8.1.3 公共财政能力

8.2 基本取向之争: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究竟要走哪条路

8.3 私有产权与社保国家化、市场化的道路

8.3.1 国企产权改革与社会保险配套的影子

8.3.2 国企改革思路"下乡"的药方

8.3.3 评析

8.4 集体产权与社保内部化、合作化的道路

8.4.1 集体所有下的合作化

8.4.2 实施的关键点

8.4.3 评析

8.5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的总体制度安排

8.5.1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8.5.2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

8.5.3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来源

8.5.4 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

9. 结论与建议

9.1 论文结论

9.2 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