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途径研究
【6h】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相关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评述

1.3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相关概念

1.4.1电动汽车的概念

1.4.2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概念

1.4.3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概念

2.基础理论

2.1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技术创新理论

一、技术推动的线性模式

二、市场需求拉动模式

三、技术与市场混合作用模式

四、技术创新网络化模式

五、集群创新模式

六、技术创新进化模式

2.3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的概念

二、外部性理论

3.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3.1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

3.1.1关键技术有所突破

3.1.2电动汽车产品陆续问世

3.1.3示范运营不断推广

3.1.4充电站设施逐步投建

3.1.5产业政策有力扶持

3.1.6市场销售拉开帷幕

3.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的比较分析

3.2.1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产品的比较

3.2.2国内外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比较

3.2.3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的比较

4.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4.1关键技术---电池技术未突破

4.2配套基础设施短缺

4.3标准体系不健全

4.4商业模式须创新

5.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途径的探索

5.1 建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5.2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对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一、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

二、电动汽车产业技术标准设定

三、电动汽车产业链配套

5.3已成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概况

5.4电动汽车产业联盟运行的分析

一、假设条件

二、模型解析

三、模型结论

5.5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

二、收益分配机制

三、约束机制

四、协调机制

五、信任机制

六、共享机制

5.6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功运行的相关建议

5.6.1建立有效的联盟治理机制,协调好联盟间的关系

5.6.2政府加大对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支持力度

5.6.3鼓励产、学、研之间的密切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后 记

致 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瑞;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产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杜蕾;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工业经济理论;
  • 关键词

    电动汽车产业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