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尔滨市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绩效评估研究
【6h】

哈尔滨市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绩效评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

2.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概念

2.1.1 义务教育

2.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1.3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1.4 绩效评估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教育公平理论

3.哈尔滨市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绩效评估的指标构建

3.1 哈尔滨市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简介

3.1.1 哈尔滨市呼兰区发展简介

3.1.2 哈尔滨市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3.3 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绩效评估的指标构建

3.3.1 绩效指标构建的原则

3.3.2 绩效指标构建的依据

3.3.3 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

4.哈尔滨市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绩效评估的结果分析

4.1 定量指标调查结果

4.1.1 校级均衡指标

4.1.2 义务教育学生情况

4.1.3 教育经费投入

4.1.4 标准化建设投资

4.1.5 义务教育师资情况

4.2 定性指标调查结果

4.2.1 入学机会

4.2.2 保障机制

4.2.3 教师队伍

4.2.4 质量与管理

4.3 基于以上结果的分析

5.哈尔滨市呼兰区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化的原因检视

5.1 法律与政策缺乏保障

5.2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5.3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5.3.1 师资力量分配不均

5.3.2 教育布局不合理

5.4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6.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推进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6.1.1 建立法律保障制度

6.1.2 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6.1.3 创新制度保障手段

6.2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6.3 整合教育资源

6.3.1 调整教育布局

6.3.2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6.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4.1 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6.4.2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6.4.3 促进教师合理化配备

6.5 加大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力度

6.5.1 开发优秀教师教育资源

6.5.2 提升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率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是百年大计,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前进脚步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进一步来说,要根据我国国情,找到突破点,力求做到教育的区域性均衡。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政策,随着它们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大踏步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水平的提升,有效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产生了相关的问题,其中,公平和均衡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地区、城乡、校际间义务教育水平的明显差异,特别是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国家在2010年出台了规划纲要1,这是一个对教育的十年期计划,不光确定了它不可撼动的战略性地位,也明确了县域内的均衡是首要任务;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督导评估办法2,对县域范围内的教育评估划定了标准。显然,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主流话语,怎样更合理的进行评估以及评估后的反思是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本文选取一个区的作为调查对象,以这个区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突破点,是对义务教育一个微观角度的分析。文中主要运用文献法以及调查法,以相关政策文件为基准,对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估。具体研究如下:
  本研究基于哈尔滨市呼兰区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事实,在界定教育为公共产品的原则下,以教育公平和绩效评估理论为基础,以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及政策为基本标准,构建出适合呼兰区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实地调研和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访谈搜集数据及资料,运用调查问卷来测评公众满意度(总共发放问卷200份,调查对象为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其他群众)。通过绩效评估结果寻找出呼兰区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症结所在,最后提出建议及对策。
  通过绩效评估,笔者得出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有:第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不达标,目前仍有七所学校没有达到标准化;第二,教育管理问题,表现为大班额现象严重、课程开齐开足“表面化”;第三,教师队伍问题,城乡教师综合素质相差较大,教师工资“模糊化”。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给出了四点原因分析:第一,法律与政策保障性不足。法律与政策的保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呼兰区的相关政策没有达到规范、限制的作用;第二,呼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呼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财政支出虽然在向教育倾斜,但效果仍旧不理想;第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表现在师资力量结构的不对等,网点布局不合理两个方面,优秀人才大多集中在“优势”学校,而农村,尤其是薄弱学校缺少“能力”干将,另外,新老城区的教学网点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学生就学情况;第四,教师素质有待加强,农村教师由于自身问题以及客观因素,教学能力相对偏低;同时,职业道德及职业操守方面也存在问题。
  对此,笔者在呼兰区义务教育方面给出的建议及对策有:第一,建立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保障、政策保障以及制度保障,为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第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财政支出要向教育方面倾斜,加大投入力度,并且要保证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用;第三,整合教育资源,包括调整教育布局和改造薄弱学校,调整城区学校的网点分布,创建合理的结构布局,同时加大薄弱学校的财力投入以及关注;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及优化教师配备;第五,加大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包括开发优秀教师教育资源和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著录项

  • 作者

    桂丽娜;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行政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远波;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义务教育;
  •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