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研究——基于去担保趋势下人人贷数据实证研究
【6h】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研究——基于去担保趋势下人人贷数据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研究

1.3.2 关于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影响因子研究

1.3.3 关于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对策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研究不足

2.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研究相关理论

2.1 金融脱媒理论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信任理论

2.4 社会交换理论

3.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

3.1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概况

3.1.1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总体情况

3.1.2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

3.1.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特点

3.2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控制模式

3.2.1 P2P平台与小贷公司合作模式

3.2.2 第三方担保模式

3.2.3 物权担保模式

3.2.4 平台担保模式

3.2.5 风险准备金模式

3.3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与去担保化

3.3.1 P2P网络借贷平台担保与去担保化的定义

3.3.2 基于案例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问题

3.3.3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去担保化趋势和意义

4.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理论分析

4.1 P2P信用风险的定义

4.1.1 借款者的信用风险

4.1.2 平台的信用风险

4.2 P2P信用风险的来源分析

4.2.1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4.2.2 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4.2.3 平台自身风控水平的影响

4.2.4 行业宏观环境的影响

4.2.5 客户群体信用资质差

4.3 信用风险的的度量和控制

4.3.1 信用风险的度量

4.3.2 信用风险的控制

4.4 案例——以人人贷为例分析信用风险

4.4.1 人人贷平台简介

4.4.2 人人贷信用风险现状

4.2.3 人人贷风险控制

5.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实证分析

5.1 数据准备

5.1.1 信用风险影响因子模型设定

5.1.2 数据来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实地认证标和机构担保标描述性分析

5.2.2 信用认证标描述性分析

5.3 实证分析

5.3.1 影响因子Logit回归

5.3.2 异质性检验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结论总结

6.对策建议

6.1 多元化的风险管理

6.2 细化P2P平台评分规则

6.3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信息披露透明

6.4 增强投资者知识技能

6.5 与保险公司合作

6.6 建立P2P行业信息数据库

6.7 构建我国的征信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自2007年拍拍贷成立以来,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就层出不穷,P2P网络借贷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P2P网络借贷简而言之就是为借贷双方提供网上专业平台,作为一种信贷业务,其本质是信用债。P2P网贷平台凭借贷款方便、快捷、门槛低的特点,不仅解决了大量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中小微企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面临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巨大的融资总需求而银行等传统金融又无法覆盖到的现状,P2P很自然演变成了银行融资的补充手段,在国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由于我国征信体系尚未完善这一特殊国情,相比国外P2P仅作为信息中介的业务模式,我国P2P网络借贷很大的特色就是引入了担保机制,各平台依托其担保模式发展壮大起来。采用担保的方式增加自身竞争力,吸引投资者,本质上无法对冲P2P网贷的自身风险,反而会加剧风险。在经历了红岭创投亿元垫付、河北融投破产等事件后,去担保化从行业热议的话题不断成为行业的共识,监管层态度也更加明确。2015年,政府相继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1、《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都明确指出平台自身不得担保,去担保趋势更加明晰。
  在去担保的背景下,能否做好风控,才是决定P2P网贷平台存亡的关键问题。在高速发展的同时,P2P网络借贷平台各种跑路、触雷、旁氏骗局、倒闭、垫付等问题每每被曝光,揭示了行业内部的良莠不齐和野蛮生长,以及监管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给投资者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由此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平台必须加大健全完善自身风险管理模式,更好的防范信用风险。随着政府监管主体和风险底线越来越明晰,去担保化下研究P2P网贷平台的信用风险问题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去担保背景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问题,根据P2P网络借贷的特点对其信用风险进行定义,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现状,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度量及管理问题,通过Logit回归模型对人人贷信用认证标、实地认证标、机构担保标共300000条散标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找出发生违约的特点以及影响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最关键的因素,并对去担保化下的P2P平台信用风险管理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并从运营模式、信用风险影响因子、发展对策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为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研究的相关理论,从信用风险研究的角度出发,对金融脱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任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为后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做好理论基础的准备。
  第三章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部分,在回顾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红岭创投亿元垫付、河北融投破产引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与去担保问题,进一步引出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
  第四章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分析部分,首先根据P2P网络借贷的特点将P2P网络借贷中信用风险分为借款者信用风险和平台自身信用风险两部分,进而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来源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影响、风险管理人才缺失、平台自身风控水平有限、行业宏观环境影响以及客户群体信用资质差等原因引起。总结目前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及特点,经比较得出Logit模型更加适合研究P2P行业。通过以人人贷为案例,详细介绍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的产品设计及风险现状,采用的风险控制方法等。
  第五章对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做实证分析,利用人人贷官网抓取的包括信用认证标、实地认证标、机构担保标共30万条借款人散标数据,分别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出信用认证标与其他两类标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借款人月收入、信用分数明显偏低,且违约样本全部出现在信用认证标。结合去担保背景,重点对信用认证标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信用认证标的用途进行了人工分类,对不同用途进行违约分析,得出旅游、买车、扩大事业等追求更高生活品质3违约率明显偏高;用于学习、创业方面的违约率明显偏低。选取信用等级作为关注变量,年龄、月收入、教育程度、借款总额、借款成功次数、逾期次数、借款期限、标的总额、借款年利率、地区等作为控制变量,违约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年龄、月收入、标的总额、年利率、成功借款次数和逾期次数对信用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信用等级、教育程度、历史借款总额对信用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分地区回归中,分析出西部地区信用等级对违约率影响不显著。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再次证明信用等级与违约率显著呈负向影响。
  第六章根据实证结果和我国目前的情况,提出了平台应针对不同用途、不同地区以及影响因子单调性变化的特点采取多元化风险管理;对平台评分细则中对学历认证没有细分加分标准,而教育程度与违约率呈明显负相关,学历高低直接加相同分数存在不合理情况提出细化P2P平台评分规则;针对P2P平台去担保化背景,提出应当加强投资者自身知识技能;P2P行业建立信息数据库,为信用分析提供数据资源;去担保下与保险公司合作新模式;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信息披露透明;构建我国的征信体系等减小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
  本文创新点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首次对P2P信用风险针对用途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借款用于追求更高生活品质如旅游、买车、装修等违约率明显增高;用于学习、创业方面的违约率明显降低,并提出平台应当对借款者用途进行分类,采取差别化的风控管理观点。第二,首次在去担保的背景下将散标进行信用认证标、实地认证标、机构担保标分类研究,并对信用风险影响因子进行Logit建模实证分析,得出年龄、月收入、标的总额、年利率、成功借款次数和逾期次数对信用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信用等级、教育程度、历史借款总额对信用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第三,依据实证分析,结合我国P2P行业发展的情况和去担保的背景,提出建立多元化风险管理、细化平台信用分数评分标准、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构建我国征信体系等控制信用风险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是在风险控制梳理上只罗列了方法,没有进行相关实例的进一步说明。相关的数据处理上,由于实地认证标和机构担保标抓取的数据均没有出现违约情况,无法对这两个标的信用风险作出分析。在处理借款人用途过程中,需要人工读取,工作量巨大,在分类时虽然借鉴了文献的分类方式,但是参考的文献太少,分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剔除了在实证中的回归,仅作了描述性统计。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进一步的细化研究用途对违约的影响。由于时间和能力水平不足,在去担保化背景下,P2P与保险公司合作等新模式的进一步分析探讨,本文研究不够透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