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业者向上社会流动研究
【6h】

创业者向上社会流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引 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核心概念的界定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创新之处

2.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社会流动的理论基础

2.2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2.3理论假设

3.研究设计

3.1数据来源与主要变量说明

3.2计量模型的选择

3.3描述性统计结果

4.创业者向上社会流动的实证分析

4.1 创业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

4.2创业类型对创业者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

4.3 倾向值匹配验证结果

5.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社会变迁导致社会阶层重组,带来了社会流动的契机。自1982年个体经济的合法性地位得到确定,中国社会诞生了一个全新的阶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也即是本文定义的创业者阶层。改革开放后创业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创业成为一条向上社会流动的道路。新世纪以来,教育和人力资本等传统社会流动通道正逐步被堵死,阶层固化开始显现,通过传统的阶层攀升工具越来越难以逾越阶层的鸿沟。创业可能是另一条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通道。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因为创业可以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创业是否还能够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如果能,创业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本文旨在厘清新时代的创业还是否是一条向上流动的通道。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市场化进一步深化后有关创业者的社会流动研究还较少,而看待新时期的创业者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必然不同于以往。且现有研究多侧重于描绘创业者的阶层现状,也即是创业者社会分层的后果,这只是一种静态的研究,无法判断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因此,本文尝试从时间维度考察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群体社会流动的差异。根据研究目的,本文提出了四个研究假设,使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的数据,运用Stata12.1软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式验证四个假设,又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缓解模型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验证文章提出的四个假设。
  第一章主要提出了研究问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主要研究理论,目前研究的方向和进展,为文章的研究找到理论支撑和现实意义,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第三章为研究设计,主要涉及到数据来源,主要变量的设计和说明,计量模型的选择,并且在这章简单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分别用主观测量法、客观测量法来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
  第五章基于分析结果,对文章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政策建议,提升文章的深度。
  文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创业有利于实现向上社会流动。无论主观测量法还是客观测量的结果都显示,创业者社会流动速度快于非创业者,创业比非创业更有利于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第二,创业者对未来向上社会流动的预期更有信心。第三,创业已经成为影响向上社会流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创业对个人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力在逐步上升。第四,发展型创业比生存型创业更有利于促进向上社会流动,发展型创业者向上社会流动速度快于生存型创业者。第五,无论是发展型创业者还是生存型创业者对未来阶层向上流动的预期都充满信心,两者没有区别。
  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首先,社会应该鼓励创业,社会成员要认同创业,树立起创业的良好态势和风头。其次,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创业,出台一系列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努力为创业扫清障碍。再次,应该建立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分享创业心得,共享创业信息,提供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最后,应该为创业者提供帮助,及时将他们的问题反馈到有关部门,让政府各个部门联动起来为创业者解决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