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我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理论与分析

2.1碳排放测算相关理论

2.2 碳排放水平相关理论

2.3 碳排放水平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2.4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相关理论

3 我国碳排放水平及影响因素现状

3.1 碳排放量的测算

3.2 碳排放区域划分及碳总量区域对比

3.3 碳排放影响因素现状

4 我国碳排放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面板数据模型概述

4.2 面板回归

4.3 区域差异对比分析

5 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变关系研究

5.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5.2 回归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人类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化石能源的燃烧、水泥生产、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造成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尽管传统化石能源在经济高速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功不可没,但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急速上升,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自建国以来的60多年中,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但不能忽视的是,伴随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加重。据相关统计数据,自200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头号二氧化碳排放国。考虑到我国目前的“两个百年”的中国梦目标仍未完成,未来的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升高,这样碳排放问题势必将继续加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必须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搜集了我国2007年到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运用以燃料为计算依据的物料核算法测算了各地区8年间每年的碳排放总量。第二,按照碳排放强度将我国30个地区划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排放区域,并对各个区域内的平均碳排放总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发现重度排放区域的碳排放量并不是最大的,因此本文认为按照碳排放量进行区域划分是不合理的。第三,对三大区域的各种影响因素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并加以对比。发现重度排放区域的能耗强度、能耗结构指标最大,中度排放区域产业结构指标最大,轻度排放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第四,在影响因素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三大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影响因素的面板回归模型,得到以下结论:1、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对于三大区域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经济发展水平对重度排放区域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中度、轻度排放区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3、产业结构对重度排放区域无显著影响,对于中度排放区域具有正影响,对于轻度排放区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第五,选择三大排放区域的共同影响因素中,对各区域影响不尽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建立全国各地区的碳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三次曲线回归模型,发现碳强度同经济发展水平间呈现倒“N”型关系。第六,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促进节能减排,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提供有益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