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郊区的移民安置探讨——以双流县黄甲镇为例
【6h】

城市郊区的移民安置探讨——以双流县黄甲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水库工程移民的概念

1.1.2水库工程移民的特点

1.1.3世界各国的水库工程移民现状

1.1.4我国水库工程移民现状

1.1.5选题理由

1.1.6研究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3论文研究内容

1.4论文的研究方法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1.5课题的创新性

第2章水库移民安置的主要模式

2.1大农业安置

2.1.1人地矛盾

2.1.2库区主导产业趋同,产品单一化,市场风险大

2.2二、三产业安置

2.2.1客观上二、三产业存在就业空间

2.2.2二、三产业安置的重要性

2.2.3我国城镇化发展状况

2.2.4移民进城面临的主要问题

2.3库区后靠和近迁安置

2.3.1库区后靠和近迁安置的优点

2.3.2后靠和近迁安置的限制条件

2.4异地安置

2.4.1异地安置的优点

2.4.2异地安置的必要性

2.4.2异地安置的限制条件

2.5集中安置

2.5.1集中安置的优点

2.5.2集中安置的限制条件

2.5.3集中安置应把握的原则

2.6分散安置

2.7养老保障

2.8以城镇为依托集中就近安置

2.9自谋职业安置

2.10因地制宜,多种安置方式并举

第3章水库移民区域抉择的依据—移民安置环境容量

3.1适度人口理论

3.2环境容量理论

3.2.1环境容量理论的涵义

3.2.2关于环境容量的两种观点

3.3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的内涵

3.4移民环境容量分析原则

3.5传统的移民环境容量度量方法分析

3.6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移民环境容量

3.6.1基本假设

3.6.2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移民环境容量模型

第4章实例研究

4.1 工程概述

4.2研究区概况

4.2.1自然地理概况

4.2.2社会经济概况

4.3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4.3.1有土安置为主,多种方式并举原则

4.3.2可持续发展原则

4.3.3“开发性移民”原则

4.3.4综合均衡的原则

4.3.5事实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4.3.6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

4.4水库移民安置模式选择必须考虑的因素

4.4.1移民安置规划目标

4.5移民安置环境容量

4.5.1农业安置环境容量

4.5.2非农产业环境容量

第5章结论

5.1城乡结合的移民安置模式

5.1.1城乡联动的移民安置

5.1.2适度的外迁安置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2讨论

5.2.1移民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到移民农业环境容量

5.2.2瀑电农村移民素质偏低,非农环境容量失真

5.2.3.计算公式的局限性

5.3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展开▼

摘要

水库移民安置在当今世界上尚无固定的成功模式,安置模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移民安置模式选择,必须考虑移民安置规划目标、移民环境容量与移民人力资源等因素,遵循有土安置为主、多种方式并举、风险最小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的实际,研究各种移民安置模式,分析和评估各种安置模式的有利和限制因素,为移民安置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往的移民安置,在计算移民环境容量时主要考虑耕地和粮食因素。现实中耕地较多的地区往往并不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均耕地又较少。在经济较发达而土地相对较少的地区能不能安置移民,采取那种模式安置移民,安置时怎样计算移民环境容量,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移民环境容量应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的人口容量。 以成都市近郊双流县黄甲镇为研究区域,以移民安置为研究对象,用两种方法计算移民环境容量。既考虑经济发展对就业人口的影响,也考虑人均耕地和粮食占有水平,通过对比寻求移民安置的最佳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