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规划地理信息模型研究
【6h】

区域规划地理信息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区域规划理论综述

1.2.2区域规划内容和类型综述

1.2.3区域规划方法与手段综述

1.2.4地理空间数据与经济数据集成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文章组织

第二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2.1空间分析建模

2.2空间数据离散化模型

2.2.1空间数据离散化原理

2.2.2点类型数据空间离散化模型

2.2.3线类型数据空间离散化模型

2.2.4面类型数据空间离散化模型

2.3区划模型

2.4区位优势度评价模型

2.5现状识别模型

2.6形态预测模型

2.6.1人口潜力预测模型

2.6.2 GDP潜力预测模型

2.6.3经济联系量计算

第三章 区域规划地理信息模型库

3.1模型库建设目标

3.1.1模型库总体目标

3.1.2模型库具体目标

3.2经济统计数据空间离散化模型群

3.2.3经济统计数据空间离散化模型框架

3.2.4人口离散化子模型

3.2.5第一产业GDP离散化子模型

3.2.6第二三产业GDP离散化子模型

3.3资源环境安全区划模型群

3.3.1资源环境安全区划模型框架

3.3.2生态环境敏感性用地区子模型

3.3.3可利用土地资源区划子模型

3.4区位优势度评价模型群

3.4.1区位优势度评价模型框架

3.4.2交通通达度分析子模型

3.4.3区域产业区位熵评价子模型

3.5城乡发展现状识别模型群

3.5.1城乡发展现状识别模型框架

3.5.2城市用地扩展空间分析子模型

3.5.3区域产业发展分析子模型

3.6城乡结构形态预测模型群

3.6.1城乡结构形态预测模型框架

3.6.2区域潜力预测子模型

3.6.3区域经济联系量子模型

3.6.4产业带区划空间分析子模型

3.6.5重点开发区空间分析子模型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4.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科学的区域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宏观调控,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往区域规划在技术方法和手段上存在可操作性、直观性较差的问题,因此本文着手研究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空间性,并能对区域空间动态发展进行模拟并预演区域空间动态发展结果的区域规划方法,引入GIS空间分析建模技术,构建区域规划地理信息模型。在成都市“十二五”规划前期和成都市建设“世界田园城市”为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成都市规划面临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本文以成都市经济地理数据进行实践,实现区域规划地理信息模型,用模型结果验证模型方法。
   研究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区域规划模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提出一套以基础数据→环境→结构→发展战略为主线,逐层实现模型成果对区域政策的引导作用的区域规划地理信息模型库。区域规划地理信息模型库以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地理空间数据集成为基础,从区域发展环境、区域发展结构出发,构建组成模型库的社会经济数据空间离散化模型群、资源环境安全区划模型群、区位优势度评价模型群、城乡发展现状水平模型群、城乡结构形态预测模型群。
   研究基于研究区成都市丰富的数据基础,以GIS为平台,在多种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持下构建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模型库,并得出模型成果。结果表明,模型库可以实现区域空间动态发展结果预演,并能发挥对区域规划决策的辅助支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