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客家话的变化与语言环境——以西昌和成都两地客话为例
【6h】

四川客家话的变化与语言环境——以西昌和成都两地客话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调查的方法对象和所搜集的资料

第三节 地理、历史、人文概况

第四节 西昌、成都客家人的分布

第五节 西昌、成都客家人的来源

第二章 西昌、成都客家话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西昌、成都客家话的声母

第二节 西昌、成都客家话的韵母系统

第三节 西昌、成都客家话的声调系统

第四节 西昌、成都客家话声韵调配合表及其特点

第三章 西昌、成都客家话的变化及原因

第一节 西昌、成都客家话与粤东北客家话的语音比较

第二节 西昌、成都客家话语音的变化

第三节 西昌、成都客家话语音变化的原因

第四章 客家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模式

第一节 音变的方式

第二节 特殊的演变方向

第三节 音变的系统性及其表现形式

第四节 方言接触对四川境内客话方言岛的影响

第五章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西昌客家话同音字汇

附录二、成都客话同音字表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方言岛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是洞察在特殊语言环境下语言演变原因、方式、规律的窗口。西昌和成都作为四川境内的两大客家方言岛,在它们的音系内部既有继承客话的一面,同时各自又在与西昌话和成都话的接触中展示出变化的一面。文章以四川境内的西昌、成都两地客家话方言岛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地客话做共时与历时层面的描述。其次,分别将西昌客家话、成都客家话与粤东北客话进行比较。结合西昌客家话和成都客家话所处的语言环境。分析四川境内客话语音演变的现象、原因,描述语言演变与语言接触的规律、方式。这对揭示西昌、成都客家方言岛与源方言及周围方言的关系,观察方言岛内外方言的演变轨迹,探讨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的现象、规律、方式都有积极意义。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首先阐述四川境内客方言的研究背景,然后对本文的调查方法、对象,和所搜集的材料做一个说明。随后简要介绍西昌、成都客家人的分布情况、来源、入川背景和原因,并对西昌、成都两地的地理、历史、人文概况做一个简介。
   第二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声母、韵母、声调,声韵调配合规律四个方面来分别介绍西昌和成都客家话的语音系统。
   第三章横向上,将西昌、成都两地的客家话与粤东北客家话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看二者语音上的异同;纵向上分别将西昌、成都客家话与《四川境内的客方言》、《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所反映的音系进行对比,看经过时间的流逝,两地客家话是否发生了变化。结合两地所处的语言环境,探索两地客家话发生演变的原因,是内部的演变与外部的方言接触。
   第四章对四川境内的客家方言岛语音演变的方式、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探讨了音变的系统性及特殊的演变现象。
   第五章从发展趋势、方言萎缩、岛外方言影响几方面对四川境内客家方言岛的基本情况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著录项

  • 作者

    肖俊;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及徐;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客家语;
  • 关键词

    四川; 客家话; 语言环境; 语音演变;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